潋江书院位于潋江镇楼街,早先为兴国县县学。书院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由兴国知县徐大坤迁建于今址,并更名为潋江书院。书院为讲堂,拜厅,魁星阁,文昌阁组成,占地面积4903平方米。其间雕栏画栋,诗画众多,所画山水花草,栩栩如生。1929年4月,红四军党代表毛泽东在潋江书院传达中共六大会议精神并主办土地革命干部培训班,1930年至1934年,书院为兴国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2001年6月,中宣部将潋江书院列入全国第二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5月,潋江书院被国家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牒楼式门楼,坐西向东,以取“紫气东来”之意。歇山顶门头,脊的两端,吻兽相向倒立,中有雄塑宝瓶。其下为红底蓝字的横额,上书“潋江书院”,云纹图案饰边,左绘“梅兰”,右绘“竹菊”。跨进门楼,是宽敞余坪,可容纳千人。四周栽有8棵松柏,两株玉兰,朝北,登13级台阶为门厅,硬山屋顶,高为二层,共有四间。中为大门,红石门框,和合木门,书有红底蓝字“秀汇双江”横额嵌于门首。横匾左右分别为“北秀山河映双江”、“东汇泮水起人文”山水图。门前竖一对圆木丹柱。魁星阁位于拜厅之后,比拜厅高五级石阶,攒尖阁顶,顶有“双龙戏珠”彩图。四柱八角,角系铜铃,俗称风铃,风吹铃响,反衬幽静。书有“魁星阁”三字的横额,挂于阁顶和阁棚之间。顶棚澡井,俗名果合顶,或花轿盖,饰以“鲤鱼跃龙门”浮雕。阁基为条石垒砌,两侧围以红石栏杆,石柱上塑石狮,昂首相望,憨态可掬,栩栩如生。魁星阁,原为供奉魁星菩萨之处,状似应变亭,四壁透风。魁星阁后即文昌宫,两者前后紧连,唇齿相依,中间隔出一条人行道,旧为“文昌帝君”之供奉处。文昌宫,亦砖木结构,硬山屋顶,中堂顶棚有八角形藻井,雕花斗拱,上下五层花板,凹面为浮雕“龙凤呈祥”。六根红石大柱立于宫中,其中前廊石柱上原镌刻兴邑传胪学士钟启峋以“兴国”撰写的嵌字联一幅:“兴我小邦,示其文德;国之善士,简在帝心”。 注:以上摘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