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新网红—兴蒙百花巷
兴蒙乡是云南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乡,全乡总人口5814人,其中蒙古族占95.2%。兴蒙蒙古族是元代随军入滇,镇守曲陀关都元帅府落籍云南的蒙军后裔,历经了从草原牧民到高原渔民、农民三个阶段760多年的历史变迁,形成以凤山南麓边坡向南延伸的错落有致的居住群落和独具特色的南方高原蒙古族文化,素有“建筑之乡”“歌舞之乡”“甜瓜之乡”等美誉。以喀卓语和“三叠水”服饰为代表的喀卓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世界唯一性。多年来,蒙乡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坚持实施“生态立乡、农业稳民、特色兴乡、文化促乡”战略,不断深化改革、加大投入、调整结构,全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加快,农民收入逐年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根据省政府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精神,确立以蒙古族文化为主导,特色农业为基础、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为补充的云南唯一的蒙古族文化旅游小镇的目标导向,坚持保护传统和发展创新相结合,留住文脉,守住乡愁,高标准、高质量全力推进蒙古族特色小镇建设。“中国南方蒙古族风情文创休闲康养特色小镇”项目落址于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是典型的“少数民族特色小镇”。
“中国南方蒙古族风情文创休闲康养特色小镇”项目总规划面积约4.77平方公里,以高原蒙古族文化为核心吸引,高起点,高站位差异化发展,从全乡的角度,实现兴蒙乡旅游从无到有,从观光到休闲度假的转型,实现旅游跨越式发展。按照“休闲聚集,业态升级”、“历史活化,创意体验”的思路,小镇集中打造“南国蒙乡猎奇文化板块”、“云上喀卓文创艺术板块”、“解甲归田康养度假板块”等特色板块。
结合当前乡村振兴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云上喀卓文创艺术板块”—喀卓百花巷作为重点项目之一先期实施,当前已将主路路口及两边道路进行绿植栽种、鲜花布置等环境美化工作,目前,此项工作正在抓紧实施中。接下来将完成对百花巷的修缮装饰工作,整体提升打造喀卓百花巷;对百花巷所在地传统村落古建筑进行修缮、改造、立面修复,打造传统文创休闲街区。
现在的喀卓百花巷已初具雏形,巷内百花争艳、万紫千红,一只旧竹箩、一条废木船,悄悄融入到灿烂的花海中,竟也毫无违和感,仿佛在细细讲述着兴蒙蒙古族七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在炎热的夏日中,漫步在清凉的鹅卵石小路上,花香沁人心扉、凉爽惬意,让人忍不住驻足,细细品味老村与鲜花的完美契合。
百花巷古街全长800米,项目是基于在保护兴蒙乡原有的古民居群落建筑上进行的街巷美学改造。结合现有的兴蒙老街,在现状基础上进行改造,将整条街打造成为喀卓百花巷一条街;在街区中享受沉浸式消费的欢愉,商铺即场景,小巷两侧黄土墙的墙壁上无论何时都是装点着当季的鲜花,烘托街区的创意休闲氛围。打造完成的百花巷,游客在街区中可以享受到古老建筑与缤纷鲜花相衬托带来的视觉美感冲击。
接下来,将陆续实施“云上喀卓文创艺术板块”—云上喀卓酒店、“南国蒙乡猎奇文化板块”—蒙元文化纪念区、 “南国蒙乡猎奇文化板块”—民族风情演艺中心、“解甲归田康养度假板块”—森林康养基地、县游客服务中心、花卉交易中心等项目板块。
通海县兴蒙乡中国南方蒙古风情文创康养小镇项目将通过生态化建设,紧紧抓住生态资源的优势和通海原生文化的主脉,从根本上提升通海县旅游资源的等级。项目不仅解决了周边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设施、餐饮设施、山水游乐设施严重不足的现状,改善旅游发展环境,为本地游客及周边地区游客提供了一个生态化的休闲景点;同时,由于生态资源得到保护性的开发,对兴蒙乡及其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下一步,兴蒙乡党委、政府将继续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以建设环境美、行为美、生态美的魅力兴蒙为目标,结合兴蒙乡南方高原蒙古族聚居区的实际,多措并举,做到“上山要能玩、田间要能采、河边要能拍、老村要能留、小店要能买、农家要能吃、民宿要能住”,奋力打造“和谐和美凤山脚、宜居宜业新家园” 县委书记卢维江、县委办主任常伟到喀卓百花巷指导工作 来源:喀卓风韵高原蒙乡 视频:三杯九哥
❤↓↓↓点下面【阅读原文】 寻找滇南土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