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对东航和南航而言,是高速扩张的年代。自1987年将原「中国民航」拆为六个独立的航空公司(国航北京、东航上海、南航广州、西北航西安、北航沈阳、西南航成都)以来,背靠中国当时最大两大经济成长极的东航和南航就开始了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
1987年刚刚独立的南航和东航,是没有宽体客机的弱小的航空公司。当时的南航是一家以波音B737、B757为主要机队,航线以国内线为绝对主力,几乎没有国际航线的航空公司。东航的情况甚至更复杂一些,堪称「万国造」——有国产的运7、有国内组装的麦道MD-82、苏联造的安托诺夫An-24、英国造的霍克薛利三叉戟和欧洲造的空客A310。但总而言之,这个机队结构毫无疑问是不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的。
因此,两家公司独立经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幅度翻新机队,并且向长途国际航线发起挑战。对东航而言的关键里程碑是在1991年开始接收麦道MD-11和空客A300两种宽体长程客机:在90年代,前者近乎是东航的「旗舰」,上海往美国、欧洲和大洋洲的长途国际航线都能见到它的身影,甚至还因缘际会拍了一部电影;而后者则在国内航线和日本等短途国际线大放异彩,成为东航走量的主要机型。
而另外一边,当时的南航比较尴尬。由于市场上没有航程足够从广州飞往欧洲和美国的新机型(当时的主力机型波音747是四发客机,又贵油耗又高),所以南航的扩张速度相对慢一些,只是租了几架波音B767先用着。
不过,无论是MD-11还是B767都是80年代就已经成熟的机型。因此,东航和南航自然想着「90年代的机型」。东航盯上了1991年首飞的空客A340——对于已经有空客A300和空客A310的东航而言,空客宣称的「可以通用飞行员」是再合适不过了。南航则盯上了当时还在开发中的波音B777。按照波音的说法,波音B777-200ER是世界第一款可以跨越太平洋飞行的双发客机——「又省油,载客量又合适,又可以从广州直飞洛杉矶」对南航很有吸引力。
但是这两款「90年代的机型」什么都好,就是一个字——贵。一架A340或B777带上附件,至少也要2亿美元——买上1架,二十个小目标就没了;即使是租一架,一个月也是数百万人民币的支出。因此,在既有的银行等融资手段之外融钱,尤其是融美元外汇,是东航和南航唯一的选择。
对于两家航空公司而言,要想赴境外上市,首先必须实现业务主体单一化,消除股东和子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因此,1995年东航、南航在券商(当年为东航指导的是摩根士丹利、为南航指导的则是高盛,都是美国的顶尖投资银行)指导下先后实施了分立重组。
所谓分立重组,就是形成控股公司和业务公司的「双层架构」——直接从事航空运输和服务业的业务及其相关的资产、负债划入拟上市主体「股份公司」,而关联度较小的非核心业务资产负债则设立新的「集团公司」;「集团公司」由国资委全资控股,发起并持有拟上市的「股份公司」的国有股权;「股份公司」在国有股权外,另行发行私有股权上市。这种模式事实证明既为国资委所接受,也为境外投资者所接受。因此,两家航空公司的赴美上市之路进展相对顺利。
1996年和1997年是两家航空公司的关键年份——南航在1996年2月29日接收了第一架波音B777,东航在1996年5月接收了第一架空客A340。值得注意的是,南航接收的这架波音B777-200,是亚太区第三架(次于全日空2架),全球第十一架(次于美联航7架、全日空2架、英航1架)交付的B777;而一年之后接收的波音B777-200ER是全球第四架(次于英航3架),亚太第一架B777-200ER。
1997年,随着证监会批准赴境外上市申请,东航在1997年2月5日发行约16亿股H股并在美国上市ADR,融到了21.78亿港元(2.79亿美元,23.31亿人民币,每股面值1港币,发行价1.39港币)——东航上市前国有股仅有30亿股,融资后直接把东航的股本扩大了50%。东航随后继续发行3亿股A股,融到了额外7.35亿人民币,也成为中国第一家同时在境内(上海)外(香港、纽约)上市的航空公司。
南航的上市之路基本相似——在1997年7月31日完成港股上市,以22亿股的国有股配售12亿股H股和A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