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木耳已经进入丰产期,将会给我们群众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黑木耳扶贫产业园里,梅州蕉岭县广福镇广育村党支部书记黄忠铎充满信心地介绍着木耳产业,一幅村美民富的乡村振兴蓝图正在该村变为美好现实。乡村振兴,“振心”是关键。黄忠铎的信心源于蕉岭县乡村振兴“点线面”激活的内生动力。“长寿乡中乡”蓝坊镇石湖村高磜自然村青檀古树园成为自驾好去处。汪敬淼 摄作为世界第七个、全国第四个“世界长寿乡”的梅州蕉岭县,一直坚持问题导向,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引进产业,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收入激增;全域推进,干群同心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扮靓家园;增强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单位、全省首批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地、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等优势效应,持续有力打响长寿乡品牌……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当前,蕉岭县正紧扣三产融合、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综合改革,以点带面、点线结合、全域推进,连线连片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村里的变化,让群众动手参与建设“世界寿乡·富美蕉岭”。
“古韵蕉特,绿色生态。三炒九制,两叶一芽。浓郁芬芳,醇厚高雅。香沁心田,甘润舌牙……”4月3日,一场以“茶意寿乡,一盏清茗·蕉特润心”为主题的“蕉特”名茶新闻发布会在广东(蕉岭)乡建馆举行,源于1960年的“蕉特”名茶迎来了重振雄风的历史机遇。广育村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民宿。汪敬淼 摄“我们之所以把‘蕉特’名茶的新闻发布会选在广东(蕉岭)乡建馆,是进一步借力发力,突出我们蕉岭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蕉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蕉岭)乡建馆作为全省乡村客厅的现实载体,广东(蕉岭)乡建馆既是讲述乡建故事、留住乡愁情怀的建筑,更是乡村振兴中的“蕉岭探索”,新理念与新实践相融合的最佳写照。精准发力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蕉岭县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深入挖掘全县8个镇的自然人文资源,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鲜明的乡美名片。乡村客厅名片——广东(蕉岭)乡建馆便是其中一张。东岭村以红色旅游、特色民宿、林下经济为抓手,实现“红色土地,绿色发展”。汪敬淼 摄此外,田园水乡名片——美丽示范白马,绿色氧吧名片——青檀古树园,全要素改革名片——活力边陲广育,红色旅游名片——魅力老区东岭,精品人文名片——院士之村羊岃,创客平台名片——蕉岭(新铺)乡村振兴创业第一站,党史传承名片——红四军入粤首胜纪念公园,均代表着不同乡镇的发展特色以及方向,成为蕉岭县乡村振兴工作的一大亮点,从而逐步推动乡村文化、乡村经济的发展。
特色名片如何聚民心、兴产业、富群众?在三圳镇东岭村,一场生动的乡村振兴实践正在进行。东岭村地处蕉岭西部,距离县城12公里,全村共192户71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41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过去大家想发展,但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自然动力就不足。”东岭村党支部书记吴仕兴说,实现转变的,便是围绕“红色旅游名片”为主的精准施策,靶向发力。2017年,东岭村入选广东省第二批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后,在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办和蕉岭县房管局的对口帮扶下,凭借得天独厚的红色基因,以红色旅游、特色民宿、林下经济为抓手,实现2019年该村贫困户全部完成“八有”达标,实现100%脱贫并退出贫困机制;东岭村村集体收入达27.1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08元。“红色旅游名片——魅力老区东岭,就是要通过党建引领群众,以红色的革命精神带动绿色的经济发展。”三圳镇副镇长徐乐说,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明确,群众的内生动力也进一步激发出来。值得关注的是,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蕉岭县并没有走单一的产业发展路线,根据八张特色名片,主动把一二三产业串起来,融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同时,也把握好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大健康产业,已经形成“一杯茶、一瓶水、一粒米、一棵笋、一瓶蜜”的产业模式。“乡村建设最怕的是没有特色,千篇一律。”蕉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只有找准乡村发展的特色,找准发展重点,才能够最有效推动乡村建设,推动产业兴旺。周末,位于蓝坊镇的青檀古树园,迎来一批批前来享受大自然风光的人群,随着相机快门声响起,这里的风光被上传到各大社交平台。“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古檀树,而且周边还保护得这么好,很难得。”来自福建的刘先生在了解青檀古树园建设过程后,忍不住点了个赞。2017年,蓝坊镇充分利用古树资源优势,通过政府主导、村民理事会牵头、乡贤捐资、群众投劳等形式,累计投入约280万元,经过一年多的造桥、建亭、铺栈道,初步建成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于一体的青檀古树园。该园占地80多亩,另外还由北向南延伸带动了上高磜、下高磜2个自然村的绿美古树村落建设,受益群众越来越多。以青檀古树景观为核心,建设了坡头、湿地湖、花境坡、慢行步道、景观亭等一系列健身休闲、观光游览设施,成为群众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是村里的美丽田园、菜园、果园,更是自然生态花园、茶园、古树园。“我们在一期的基础上,继续结合当地资源,打造小节点,如玉女峡、酒缸潭,全部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基础进行建设,优化乡村游路线。”漫步在青檀古树园,蕉岭县蓝坊镇副镇长王志均有条有理讲起接下来的建设规划。“准备在青檀古树园旁建设一个占地近300平方米的村史馆,来展示传统的客家民俗文化,现在已经进入筹备阶段。”以点连线,联动建设。蕉岭县结合沿线资源禀赋,紧扣“长寿牌”“山水经”和绿色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一纵带三横、连片串两镇,穿过蓝坊“峰桥溪韵”、青檀古树园,南磜美丽竹海、红四军入粤首胜纪念公园、金山漂流等众多景点的美丽乡村精品线路——蕉岭县长寿乡中乡美丽乡村精品游线。围绕打造“长寿乡中乡—美丽乡村精品游”文化品牌,蕉岭县同步重点推出8条美丽乡村精品游线,串联美丽乡村、旅游景点、休闲农业、红色资源、民宿民食等元素。集科教、宣传、文化、休闲、亲子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蕉岭县水利景观公园。汪敬淼 摄相隔数十公里的石窟河“寿乡画廊”精品线路,同样是亮点纷呈,点缀着蕉岭的乡村。“奶奶,这里好漂亮,我要在这里玩。”清晨,家住三圳镇福北村的曾菊新带着孙女在新修建的水利景观公园驻足游玩。“家门口就是公园一样,住着当然舒适。”曾菊新笑着说。2019年,三圳镇九岭村获得“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称号,石窟河“寿乡画廊”精品线路获评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2020年4月,九岭村获评“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在此基础上,蕉岭县以线统筹建设,水利景观公园和水利科普馆的建成便是其中一个点。“过去这里都是废弃的采砂场,可以说是周边乡村建设的一个堵点。”蕉岭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统筹力量,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蕉岭县因地制宜,将废弃的采砂场打造为水利景观公园和水利科普馆,成为市民和游客落脚、学习和参观的一个重要场馆。如今,石窟河沿线的农田景观、慢行系统、滨水公园、水文化水景观节点、景观步道等串珠成链,围绕更高水准的“乡韵乡愁”典范,配套导览系统、服务驿站等,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夯实基础,让群众享受生态美、建设美生态。“过去乡村建设是一个点一个点建设,容易出现断点,把这些点串起来,就等于形成发展的合力。”业内人士分析,以精品线路做串联线,连点成线、连线成片,有力打造了世界寿乡蕉岭的乡村发展新局面。“你看看现在的广育村,绝对是网红村。”每当有参观团到广育村考察学习,农村人居环境都是黄忠铎必须介绍的内容。破解“垃圾围村”难题,广育村首创“村协商监管、片招标收集、户缴费清理”农村垃圾处理新模式,已经成为蕉岭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实践经验,更是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抓手。值得一提的是,立足区域定位和村庄特色,蕉岭县聘请第三方规划设计研究院,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科学有序推进村庄规划,全县97个行政村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或修编,形成一张张新“蓝图”。如今,蕉岭县正有条不紊推进1个省示范镇、5个省示范村、62个重点攻坚村和35个“四沿”示范带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构建客家特色的乡村风貌示范带,留住乡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注重乡愁的保留,以‘微改造’的形式推进建设。”蕉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全县“一张蓝图”,蕉岭县以农村垃圾、污水和厕所革命为重点,聚力打好农村人居环境第一场硬仗。“现在上厕所又方便又卫生,再也不用刮风下雨还得跑外面去上厕所。”乡村建设以来,陂角村村民赖关胜家里最大的变化,就是新建厕所,这解决了他生活上的难题。“你看,抽水马桶、蹲便器、洗手台、抽风机全都有,多方便。”赖关胜咧嘴笑着说,在没建厕所之前,经常要到百米外的露天旱厕中解决,尤其是夏天的时候,蚊蝇漫天飞,实在难以忍受。2019年7月份,在镇、村的帮助下,赖关胜在房屋门前的廊道旁,利用闲置空间建了一座水泥浇筑的标准无害化厕所。坚持政府引导与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在描好乡村发展重点、穿好乡村发展精品线的基础上,蕉岭县推进“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按照重点突出、全域梯次推进的思路,分类打造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和特色精品村。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优越的自然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独具特色的长寿文化、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使得蕉岭县的乡村发展越来越有盼头,越来越有方向。“结合蕉岭县乡村振兴建设成效,我们着力推动蕉岭县石窟河寿乡画廊旅游区的建设。”蕉岭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蕉岭县石窟河寿乡画廊旅游区的资源特色和功能定位,已经成功打造了寿乡画廊接待服务区、十里画廊滨江休闲区、九岭寿乡村落体验区、芳心农场庄园体验区、招福花田观光农业区、福北稻海特色农业区和龙安美居乡村示范区等7个特色区。2017年以来,梅州蕉岭县把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民生工程扎实推进。2019年广东省“四好农村路”全省示范县创建评定工作中,蕉岭县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同时是广东省向交通部推荐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之一。“真正把农村路建设成‘产业扶贫路’‘生态旅游路’‘致富幸福路’,逐步实现‘农村公路建得好,人民群众意见少,幸福指数高’的发展局面。”蕉岭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黄志权表示,蕉岭县当前正疏通农村道路“毛细血管”,让民生“短板”变发展“潜力板”,助力世界寿乡·富美蕉岭的建设。在新改建农村公路的同时,蕉岭县同步建设交通安全、排水、生命安全防护设施和候车亭,改造危桥,确保“建成一条、达标一条”。坚持科学规划、坚持多元筹资、坚持突出重点、坚持统一标准,作为典型的山区县、贫困县,蕉岭县在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过程中,注重调动干群的积极性,铺设“干群同心路”。与此同时,蕉岭县编制了《梅州市蕉岭县乡村振兴农村公路发展规划》(2018—2022年)。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通过对沿线绿化提升、节点改造、步道增设、细节优化、文化植入、部分建筑立面改造等措施,打造特色突出的美丽乡村公路。在管理方面,蕉岭县建立了“政府负责、部门执法、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县、乡、村分级管理责任,切实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能力,促进管养工作规范化。同时,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交通专项资金为辅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筹措机制。来源:蕉岭县委新闻组、南方+ 长寿蕉岭
声明:文中我们所转载的部分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原作者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蕉岭民生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