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下午,成都彭州龙门山镇龙漕沟突发山洪,多名游客被卷入山洪。8月14日下午,彭州市应急管理局最新消息显示,山洪灾害共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明明是泄洪渠!为何被大肆宣传包装成避暑纳凉网红地?事发后,记者搜索发现,抖音、小红书、大众点评平台上有关龙漕沟的推荐内容,部分已被删除。 ▲抖音截图 8月13日下午3点30分左右,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小鱼洞社区龙漕沟突发山洪灾害,河道未撤离游客被卷入山洪。相关资料显示,龙漕沟是彭州市小鱼洞镇中坝村和龙门山镇宝山村的界沟。因为凉快,近年来不少游客喜欢前往避暑纳凉。龙漕沟为何这么火?网友发布的相关截图中显示,在抖音、小红书、大众点评等社交平台上,此前有不少博主、网友都会发帖推荐去龙漕沟游玩,将龙漕沟标为“清凉避暑好去处”“超冷门耍水地”等,这些推荐让龙漕沟成为“网红目的地”,这些帖子下面有不少网友回复询问具体攻略。更有网友曾发帖称,夏日从成都前往该地避暑的游客众多,甚至会引发堵车。▲抖音截图 ▲多家社交平台均有推荐去龙漕沟避暑的信息 面对不断增多的游客,龙门山镇人民政府多次发布相关提醒。在网友发布的现场警示牌截图中,当地政府提醒,龙漕沟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受到广大游客喜爱,但山洪暴发时,龙漕沟作为一条连通后山的沟渠,承担了泄洪的任务,危险系数陡增。此外,在当地政府官方微信号“山水龙门”去年7月发布的《龙门山镇文明旅游倡议》这篇文章中,提到龙槽沟属于未开发景区,无任何旅游设施配套,环境承载能力有限。近期由于小红书、抖音等App热议,龙槽沟成为了网红景点,游客陡增,导致沟内垃圾成堆,环境受到破坏。倡议提到,龙槽沟属于三级地质灾害点位,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灾害。按照彭州市防汛防灾要求,禁止一切人员进入河道内。正在龙门山镇宝山村避暑的游客郭先生告诉记者,最近几年,他都带着两个外孙去当地避暑,住在龙漕沟与白水河交界之处的一家农家乐里,就在龙漕沟的旁边。事发时,他注意到河流声音突然变大,水流由清澈变为浑浊,水流湍急,不久后就得知上游出事了。▲郭先生称当地设有多个警示标志 “龙漕沟周围有绿色铁丝网围着,现场不止一两块警示牌,也有不少工作人员劝阻游客下水,但来耍的游客根本不听,还破坏铁丝网进入河道烧烤、露营。”郭先生说,他们常年在这里避暑的人,从来不会下水,很多本地人也不会下水,下水的大多数都是临时来耍水的游客。目前,发生山洪的山沟已经封闭。▲郭先生于8月14日拍摄的事发后的龙漕沟 “太熟悉的地方了,我到现在都很难受。”郭先生的女儿告诉记者,父母带着娃儿在宝山村避暑,8月13日下午3点40分,小儿子在住的地方拍了山洪视频发给她,“晚些时候看到新闻心头一紧,手都在发抖,我一直以为附近的人了解那个地方,那里每年都有山洪。”明明是泄洪渠,为何还让大肆宣传包装成避暑纳凉网红地?记者注意到,在网友发布的截图中,事发前小红书上曾有多篇关于龙漕沟的游玩攻略帖,有博主在推荐中指出,“由于山里天气不稳定,龙漕沟被当地禁止进入,只有走野路翻山越河才能进去。”对于这类存在安全隐患的内容,小红书似乎并无相关审核/屏蔽设置。▲小红书截图 8月14日,记者再次以关键词“龙漕沟”在上述平台上搜索,有关龙漕沟的推荐、攻略等部分内容已删除,并出现“旅游出行,安全第一”的提示。8月14日下午1时许,记者在大众点评上搜索关键词“龙漕沟”,仍能看到标有“成都夏日小众野生耍水地”“龙漕沟值得一去”关键词的龙漕沟相关内容,有不少网友回复提醒“请不要推荐龙漕沟”“不要耍野水了”。▲大众点评截图 ▲大众点评截图 截至记者发稿,该平台上大部分相关内容已被删除,“龙漕沟风景区”相关页面也已无法搜索到。8月13日晚,ip归属地为四川的微博网友@云冉书 发帖质疑社交平台监管不力。此前,该网友注意到有抖音博主曾发帖推荐去彭州小石河露营,她于7月8日通过抖音举报称:小石河是汛期危险路段,存在安全隐患,请下架相关内容。但抖音的受理结果显示:暂未发现违规,平台将会继续关注。记者查询了解到,“小石河”是沱江支流湔江下游段,在彭州市境内的流域面积为244.5平方公里,也是不少游客喜欢去的避暑纳凉去处。随后,该网友于7月16日再次举报相关内容,抖音回应:举报通过,已被处理。类似龙漕沟这样极具危险性的“网红打卡地”的信息在相关平台上比比皆是,此前也曾有不少景区发生危险事件。不过,在事件发生后,并没有引起相关平台的足够重视,其中一些危险景点仍挂在社交平台的推荐栏中。 2019年8月,在有“中国的仙本那”之称的湖北恩施“躲避峡”中,一场山洪导致13人遇难,4名非法带客的野导游被公安机关控制。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躲避峡”属于屏山景区,就在事件发生前不到一个月,当地刚刚发布《鹤峰县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屏山在建景区有关情况的说明》称,屏山在建景区相关基础设施尚未完善,存在安全隐患,暂未达到景区开放条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任何组织及个人不得擅自招揽游客前往屏山在建景区旅游。 如今,“躲避峡”依然没有正式开放。不过,在社交平台上搜索“躲避峡”,依然有不少相关推荐。据不完全统计,推荐“躲避峡”景点的社交平台帖子总数超过2000条,部分点赞量超过60万,转发量超过5万,可谓“流量密码”。 在广东省佛山市,也有类似的被网红追捧的野生景区。《五一徒步|广州佛山小众路线西樵山探洞》一文称:穿越原始的山路,一路探寻13个山洞,沿路小溪潺潺、植被茂盛……博主配上了自己在探洞时的多张照片,并称进入景区“不用买票”。实际上,西樵山也是未开放景区,前不久,一女子与一群登山爱好者相约探秘时摔伤了腰骨。 在贵阳有一处景区“羊皮洞”,也在网上被一些博主推荐。近日,有两人在爬山途中摔下山崖,腿部骨折,头部受损。消防救援人员经过4个多小时,终于将两名被困人员送入船内。 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在一些生活方式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旅行游记攻略平台等上面,搜索“未开发景区”“野生景点推荐”“小众旅游目的地”等,均可发现大量内容,且平台方没有任何提示。不少网友在相关内容下留言称:“不要再推荐违规内容了!”“这地方已经发生危险了,希望大家自行判断能不能去!” 来源:上游新闻、澎湃新闻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