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队负责人说,改造前,除了陆氏大宗祠20年前曾修缮,其他都年久失修。
2009年,文冲村拉开了全面改造的序幕,据黄埔区文广旅局文化遗产科科长孔海英介绍,这是黄埔区最早的三旧改造。它也是广州市首批启动的15个全面改造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
“2009年审批文冲村改造方案时,黄埔区文广旅局要求必须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村委负责人说。
于是他们找了曾修缮从化钱岗村广裕祠,并荣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第一名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民居建筑研究所主任廖志团队,做文冲村的建筑遗产保护方案。
“文冲村民们对传统比较理解和重视,希望除了文物外,还能保留一些家祠, 传承下去。村民主动要求保护,挺难得。”回忆起十年前和文冲村结缘,廖志称赞道。
村委负责人还告诉新快报记者,古建筑的保护全部由开发商出资。
“开发商挺支持保留,也做了很大的让步。因为古建群会占用建设面积,肯定会在总建设量里面核减,开发商是有损失的。”廖志说。
2013年8月,文冲村古建筑的修缮和迁建正式开始。
但这些古建筑散落在村中各处,全面改造之下,该如何保留?
对此,廖志团队提出原址保护在古村中心的陆氏大宗祠及其附近古建筑,其他要保留的古建筑迁建至附近,或者印象保留,即保留建筑里有特色或最有价值的片段,如一进门屋或一片山墙,打造一万多平方米的古建广场。
重新上色的封檐板,修补完整的灰塑和砖雕,清洗过的旧壁画,新画的彩绘,新更换的菠萝格大门……
廖志回忆道,修缮前,古建筑基本上都出现部分坍塌的情况,需落架大修,“从安全考虑,梁架、檩条等承重构件基本上都替换了。”
村委负责人补充道:“当年中国木材太紧缺了,以前祠堂用的杉木很多年份不够,很细。新换的木构件是菠萝格木,杉木太软了。在古建筑的保护上可以说是不计成本,到目前为止,大概投入了四五千万元。”
而据村委负责人、廖志和施工队负责人介绍,保存情况较好的陆氏大宗祠,揭瓦重铺,解决漏水问题;原样恢复了已风化的灰塑;并将上次修缮地面时铺的仿古瓷砖,恢复为阶砖;以及清洗了墙上的壁画。
在祠堂群背后,一间传统青砖民居也被原址保护。施工队负责人告诉新快报记者,民居的产权人在香港,不想祖屋被拆,于是决定将祖屋的使用权给村里,而村里要求开发商对其进行修缮。
在原址保护的祠堂之间,迁建了衢野陆公祠等6处黄埔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2处传统风貌建筑线索:仕傑陆公祠和辉岳陆公祠,以及一处无保护身份的祠堂,施工队负责人解释说,迁建它是因为每一个生产社都要求保留一座祠堂。
据廖志介绍,为保公平,祠堂迁建的位置由各房人派代表抽签决定。
在迁建的兰泉陆公祠门口的横梁上,新快报记者看到,为了迁建而标记在上面的“左”“右”二字;而从祠堂门踏石、地台、石柱、石狮子、石匾额上泛黄的痕迹可看出这些是百年旧构件。
村委负责人告诉新快报记者,未拆前,施工队要先量好祠堂的长、宽和面积,除了砖和瓦片,石构件、木梁、屋脊、灰塑等构件都要编号,拆的时候,还会拍摄记录每一个步骤。所以,兰泉陆公祠迁建后的形制、构造、装饰都与原来一样。
而廖志说,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他们从施工单位的选择、拆卸、构件保存,到复建都有详细的要求并全程监督。
“我们选择施工单位很隆重。”廖志形容道。他们和村委一起先选出5家有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质单位,通过考察它们的在建的项目,以及与项目业主进行交流,选出较好的3家,让它们在村里的空地上,用传统工艺、传统材料,按1:1的比例,真实地做一间有正脊、灰塑、檐下彩绘等的小门屋,以此评出最好的一家施工单位,负责古建筑的迁移和复建。
拆卸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屋脊的正脊、斜脊等需整段保留的构件,按一米左右一段切断拆下,并用薄膜打包好。而拆下的构件会存放在专门搭建的材料库中,以防出现发霉、受潮等情况。复建时,他们要求施工队运用传统工艺和传统材料。
“迁建后的不可移动文物和老房子,我还比较满意。文冲村现在好像已经成了黄埔区的更新保护范例了。”廖志高兴道。
“这里比很多古村都漂亮。迁建在一起有整体感,漂亮一点。”
“祠堂都迁建在一起挺好,我们可以来这里休闲、散步、坐一下。”
谈起古建广场,村民们也都纷纷点赞。
而在另一处的黄埔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玉虚宫,没有被迁建,得以原址保留,但廖志坦言:“玉虚宫破损比较严重,很多地方都坍塌了,要重新做,而且由于它和路面有高差,要抬高地台,可以说是原址重建。”
除了古建筑,陆氏大宗祠前的两棵大榕树以及风水塘都被整体保留了下来,水塘里小岛只进行了清理,形状和面积都没有改变。村委负责人强调道:“这是风水,是老前辈们留下的,不能改。虽然填平风水塘新建其他建筑很容易,但我们不能允许这样做,必须保留风水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