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浙江十大免费景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0 20: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大免费景点

(一)杭州西湖

·西湖区旅游·西湖区文物古迹·西湖区十大景区·西湖区全部景区·西湖区特产·西湖区美食·西湖区地名网·西湖区名人 ·杭州西湖相关古诗文

杭州西湖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西湖位于杭州市区西面,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总面积5.6平方公里,环湖一周约15公里,苏堤与白堤把全湖隔为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

  西湖风光秀丽,景色迷人,自古以来就是名胜。“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西湖三面环山,秦时西湖还是一个海湾,北面宝石山,南面吴山,隔水相对是伸出海湾的岬角。海潮带来大量泥沙,日积月累,直至隋朝时将西湖与海水隔开,这种由古代浅海演变而成的湖泊在地质学上称作“泻湖”。

  西湖风景优美,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极多。宋柳永有词《望海潮》形容杭州:“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重湖叠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可见宋时西湖盛况。

  南宋画院中的画家马远、陈清波等,画了许多西湖风景画,这些山水风景画的题名就是西湖十景的由来。清康熙帝南巡时题十景,勒石镌碑成了名胜,一直沿用至今。十景为: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双峰插云、三潭印月、南屏晚钟、雷峰夕照、曲院风荷、断桥残雪。

  近几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景点的整修,1985年评选了西湖新十景: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云栖竹径、满陇桂雨、九溪烟树、吴山天风、玉皇飞云、宝石流露、阮墩环碧、黄龙吐翠。这新老十景的题名,使西湖充满了诗情画意。

  西湖四时有花,四季景色不同,晨昏各异令人流连忘返。

  杭州西湖如今已名闻世界,被誉为东方的瑞士。

(二)鲁迅故里风景区

·越城区旅游·越城区文物古迹·越城区十大景区·越城区全部景区·越城区特产·越城区美食·越城区地名网·越城区名人

鲁迅故里风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鲁迅中路上的鲁迅故里,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情境的真实场所。

  绍兴鲁迅故里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早年成长、-的故土,是市区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和水乡古城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占地50公顷,总投资10亿元。经过2年多时间保护和修缮后,鲁迅故里不仅再现了鲁迅当年-的故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的原貌,还可看到鲁迅祖居从未对外开放的西厢房和近期恢复的周家新台门、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等一批与鲁迅有关的古宅古迹。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鲁迅中路上的鲁迅故里,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情境的真实场所。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百草园,三味书屋,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精心保护和恢复后的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成为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

  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百草园,三味书屋,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精心保护和恢复后的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成为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

  鲁迅祖居

  在新建的鲁迅纪念馆陈列大厅的东首,就是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它坐北朝南,前临东昌坊口,后通咸欢河,西接戴家台门,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老台门占地3087平方米,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

  三味书屋

  鲁迅在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道:“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城内一所颇负盛名的私塾。鲁迅12岁开始到这里读书,前后长达约五年的时间。三味书屋约有35平方米,正中上方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鲁迅在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道:“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

  百草园

  百草园在鲁迅故居的后面,占地近2000平方米,原来是新台门周姓十来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谷。这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常来玩耍嬉戏,品尝紫红的桑椹和酸甜的覆盆子,在矮矮的泥墙根一带捉蟋蟀、拔何首乌,夏天在园内纳凉,冬日在雪地上捕鸟雀。这些童年趣事,在鲁迅的心里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一直到晚年还引起他亲切的怀念。百草园连同周家新台门的房产易主之后,园地的南北两端虽已改变了面貌,而它的主要部分仍基本上保持原样。鲁迅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现大部分园地保持原貌。“短短的泥墙根”则系原物。

  地址:浙江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241号

  交通  8、13、10、16、24、88、108、316b、316c、317、快速公交2路鲁迅故里站

 (三)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运河景区)

·拱墅区旅游·拱墅区文物古迹·拱墅区十大景区·拱墅区全部景区·拱墅区特产·拱墅区美食·拱墅区地名网·拱墅区名人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运河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杭州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运河杭州段是运河历史古迹最丰富,文化底蕴最深厚的一段。

  京杭大运河始凿于春秋,至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横贯南北4省2市,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运河,这是祖先留下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是杭州旅游的一张金名片、也是江南水乡文化体验的经典目的地。大运河流经了富庶儒雅的钱塘佳丽地,记录在案了杭州繁华古都的沧桑沉浮和白墙粉黛的市井百态。不管是徒步、舟游,还是骑行、小憩,都可以触摸到杭州运河华而不燥的厚重之感,欣赏到运河沿岸无处不在的风雅之美。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四)湘湖旅游度假区

·萧山旅游·萧山文物古迹·萧山十大景区·萧山全部景区·萧山特产·萧山美食·萧山地名网·萧山名人

湘湖旅游度假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西,与西湖隔钱塘江相望。

  湘湖旅游度假区集湖光山色为一体,风格古朴,气质独特,历史积淀深厚,人文景观丰富。

  这里有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并驾齐驱的浙江年代最早的考古文化,有在2001年被列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距今8000年历史的独木舟——中华第一舟。

  这里曾经演绎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悲壮故事,越王城山至今还保存着古城墙、洗马池等多处遗迹。宋代以来就留下了“城山怀古、览亭远眺、跨湖夜月、湖心云影”等古湘湖八景。

  如今,湘湖在各级政府和萧山人民的关心下,景区一期工程已初步建成湘浦景区、湖上景区、城山景区、越楼景区、跨湖桥景区五大景区;形成了下孙涵远、湘堤卧波、湘浦观鱼、忆杨思贤、绿岛掬星、湖心云影、湖中落雁、城山怀古、越亭0、湖桥拾梦、王桥望胆、越堤夕照、浣月涤心、纤道古风、越楼品茗、跨湖问史等十六大景点。

  十里长堤新绿新,一湖春水晓云横。湘湖以迷人的风姿欢迎您的到来。

  主要景点介绍

  湘浦观鱼——该景点回廊亭榭、曲桥流水,尽显古园林之风采,内湖鱼池中锦鲤、步鱼、罗蛳青等名色鱼儿水中嬉戏,使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湘堤卧波——湘堤蜿蜒曲延近千米,堤上共有拥岚桥、望湖桥、引鹭桥、迎桥桥、枕流桥、藏韵桥六座风格不同

  越堤夕照——湘堤横跨湖桥与湘堤遥遥相望,它背靠越王城山,全长900米,堤上共有梦湖桥、越王桥、定澜桥、采莲桥、织翠桥六座桥,每当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向堤桥,湖面水光潋滟,景色绝美绝伦。

  城山怀古——2000多年前,越王勾践率领五千甲士在此山顶城堡与强大的吴军周旋,留下许多后人凭吊的胜迹和文物遗存,成为目前保存最好的春秋末期城堡之一。

  跨湖问史——经1990年10月至2003年12月,考古工作者的多次大规模发掘,跨湖桥遗址发现了距今8000年的独木舟和大量的石器、木器、陶器、骨器、玉器等文物。它充分体现了浙江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

(五)清河坊历史文化景区

·上城区旅游·上城区文物古迹·上城区十大景区·上城区全部景区·上城区特产·上城区美食·上城区地名网·上城区名人

清河坊历史文化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清河坊历史文化景区坐落于杭州市上城区吴山北麓,它是杭州悠久历史的缩影。

  经过一、二期工程的开发建设、业态招商,清河坊历史文化景区已具规模,形成了中医中药、百年老店、市井民俗、古玩收藏、餐饮小吃和住宿为主的特色文化,成为展示杭州人文、旅游、商业的重要窗口。

  2009年9月30日南宋御街正式对外开放;也正式纳入清河坊景区的管理。“万物所聚、诸行百市——无一家不买卖者”。早在南宋时期,中山路清河坊一带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城商贾云集之地。自从国庆开街后,最富杭州城市基因的南宋御街重拾繁华。如今的御街,既是杭州城“老字号”的集聚地,又是文化创意产业特色街;既是最传统的,又是最时尚的;既是最东方的,又是最国际的;既是最生活化的,又是最具创业活力的。行走在清河坊和南宋御街上,大家可以追忆昔日南宋时期的繁华景象,感受当下杭城生活品质。

  近年来,清河坊历史文化景区和南宋御街,遵循“文化为魂、历史打牌、商业兴街、旅游推动”的发展思路,景区工作遵循务真求实、开拓进取,街区先后获得了“浙江省文明景区”、“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中华老字号第一街”等殊荣,充分展示清河坊历史文化景区和南宋御街的管理成果。

(六)良渚文化博物馆

·余杭旅游·余杭文物古迹·余杭十大景区·余杭全部景区·余杭特产·余杭美食·余杭地名网·余杭名人

良渚文化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一支重要的原始文化。良渚文化博物馆是一座综合反映良渚文化考古研究成果的专题性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杭州以北17公里的余杭区良渚镇荀山南麓,共设四个厅。第一厅全面介绍良渚文化时期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生活情况;第二厅展出该地出土的各种精巧玉器、丰富的黑陶与石器;第三厅展示了一座该时期的“玉敛葬”大墓。

  良渚文物博物馆,这是“良渚圣地”公园的核心部分,由博物馆主体建筑和周边的主题园林组成。它们是“良渚圣地”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主体建筑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设计,其本身就以独特审美价值,成为“良渚圣地”不可或缺的藏品。

  良渚文化博物馆是以良渚文化遗址为依托建立起来的遗址性的专题博物馆,背依良渚文化遗址荀山,面对104国道公路。馆舍建筑仿良渚文化典型器物玉琮图案,1994年4月建成开放。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由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馆名。内部分3个陈列大厅,分别举办“良渚文化风情展”,全面介绍良渚文化时期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生活情况;“良渚遗址群出土文物展”,展出该地出土的各种精巧玉器、丰富的黑陶与石器;“良渚遗址群出土文物精品展”,展示了一座该时期的“玉敛葬”大墓。另有一个临时陈列展厅,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相关的展览。

  三个展厅内容相互映照,各有侧重,充分展示了良渚先民所创造出的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说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时期

  第一展厅

  从序厅右转便进入第一展厅,这里概貌地介绍了良渚文化的内涵、分布范围。整个第一展厅,在以良渚文化时期古老的原始生态环境和日常生活的大幅背景壁画场景中,复原了当时的快轮制陶和先民纺织的生动场面。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良渚文化时期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包括石犁、石铲、石刀、破土器、石镰以及当时用来狩猎的石镞和捕鱼的网坠,其成套而制作精良的生产工具在同期的考古文化中是最复杂的,并处于领先地位。从中我们不难想象,良渚先民的生活是相当滋润的,他们饭稻羹鱼、渔猎采集而怡然自得。高度发达的农业为分工明确、专门化的手工业部门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产生了诸多的手工业生产门类,并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展览中那典雅的黑陶、充满经纬之美的织物、神圣而精致的玉器、珍贵而艳丽的漆器以及发达的竹木器,都将让你领略良渚先民的独创性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

  第二展厅

  第二展厅设于博物馆主楼二层东侧,用6组展柜展示着良渚文化部分精品器物,有雕琢精美的玉器、磨制精细的石器及制作规整的陶器。每两组展柜之间都有一组灯箱图片相连,选择的是一些不收藏在我馆的精美玉器、陶器照片。在展厅中央又立着四组与展厅同高的玻璃屏风来象征性地阻挡视线,每组玻璃屏风由两片玻璃夹着一张双面精美器物图片,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些灯箱片和屏风一方面给整个展览营造了一个适合精品展厅的较好氛围,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展示的容量,丰富了展览的信息。

  玉器共分二部分,一部分是重型礼器,有玉琮、玉璧和玉钺;另一部分则主要为装饰用玉,有三叉形器、冠形器、璜、锥形器、带钩、镯、匙、匕、项饰及鸟、龟、鱼、蝉等动物饰件。陶器部分,除展出各种类型的陶器外,还展示了刻有原始文字的陶器,如单把杯、椭圆形豆、罐等,尤以一件刻划着8个符号的刻文黑陶罐为最,被称为“前所未见的珍品。”在展厅的末端还介绍了良渚遗址最早考古发掘者施昕更和良渚文化研究的先驱者何天行两位先生的简要事迹,以及历年来专家学者研究良渚文化成果的部分资料。

  第三展厅

  第三展厅设于博物馆主楼二层西侧,复原展示了一座良渚文化时期的“玉敛葬”大墓,具有很强的视觉震撼,同时在四周墙面展示了不同等级的墓葬出土照片,通过丰富的墓葬资料的对比展示来揭示良渚文化社会等级的分化和阶级的形成,把良渚文化的诠释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整个展览达到了高潮。

  交通:市内坐372、348、313、B支8公交车至良渚博物院站

(七)运河·塘栖古镇

·余杭旅游·余杭文物古迹·余杭十大景区·余杭全部景区·余杭特产·余杭美食·余杭地名网·余杭名人

运河·塘栖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塘栖位于杭州市北部,距市区中心约20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临平约13公里。塘栖应运河而兴,历朝历代均为杭州市的水上门户。塘栖在明清时富甲一方,贵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镇区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廊檐街

  塘栖的街市最为出名的特点,便是遍连全镇的廊檐街。

  旧时塘栖廊檐是街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洋溢着浓郁的水乡风情,称奇江南。清代诗人王拭曾有一首描写塘栖廊檐的诗,诗云:“摩肩杂沓互追踪,曲直长廓路路通,绝好出门无碍雨,不须笠屐学坡翁。”这首诗形象地向人们展现了塘栖的廊檐,曲曲直直的长廊将全镇连成一片,出门连下雨都用不着戴笠穿屐了。

  美人靠

  塘栖的廊檐街,在靠河的一边建有“美人靠”与廊檐街相配套,颇具特色。

  这些“美人靠”,其实是一长溜独特的木制长椅。这长椅塘栖人最早是唤作“米床”的,因为它最初并不是给行人停留歇脚的,而是为塘栖米市服务的。塘栖曾经是方圆百里盛极一时的著名米市,街上处处都是米行,米行进出货都离不开各种船只,这沿河的长椅便成了收米和卖米的经营场地,商家在上面堆放一些笆斗米袋之物,故将它称之为“米床”。

  茶楼

  塘栖旧时茶楼甚多,茶楼分早市、晏市和晚市。一般早市均是上街赶集的农民,一边喝茶一边当街叫卖自己带来的农产品,一举两得。晏市大都为文人墨客和商人老板。到了晚市,则是干力气活的和小市民喝起了主角。

  旧时塘栖的茶楼,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评弹演唱。一般早市是不唱的,晏市和晚市都唱。塘栖茶楼里唱得是苏州书,杭帮书没有市场。据说,当年说《珍珠塔》,说到翠萍丫头上楼梯时,走18档楼梯竟要说上18天,1档楼梯说一天,令人称奇。

  宅居

  过去江南集市有“无徽不成市”之称。塘栖也不例外。徽州商人曾在塘栖盛极一时,塘栖镇上不少建筑也带上了徽派建筑的影响。

  现今,塘栖的深宅大院保留下的不多,幸存的太史第弄卓家老宅算是其中的代表了。太史第弄的卓家老宅是幢明代建筑,共有五进,三间开宽,四周均有封火墙,大门为石库门,设有门檐,上有砖雕。内院每一进均有偏门与避弄“太史第弄”相通,供人们日常出入,每一进的间隔为15米。现前两进基本保存完好,稍加整修,还是能展现其昔日风采。

  弄堂

  弄堂是江南集镇的一种建筑特色,旧时江南集镇多弄堂。古镇塘栖尤以为最,号称有“七十二条半弄”之多。塘栖弄堂大都铺着不易发滑的青石和麻石,两边高高耸立的封火墙上爬满藤蔓,踩上一块松动的石板,会发出“咣当”的声响和回音。

  旧时塘栖的弄堂大都依附在塘栖独特的过街檐楼之中,“出门见弄,过街穿弄,弄弄相通”,弄堂“囥煞”在住宅中,形成塘栖弄堂的一个鲜明特色。现今保留下的塘栖弄堂己随着市镇建设的发展逐步消除了其“囥煞”的特点,悠悠古弄己成了人们怀旧的对象。

  石桥

  过去的塘栖,说到桥向来有“三十六爿半”之说。这些桥大都千姿百态,将整个水乡老镇打扮得生机盎然。这些桥梁如今大都被拆,余下来的一些也早己被改变了结构和现状,成了水泥桥,昔日的俏模样己不复存在。好在横跨在京杭大运河上的广济长桥还在,那饱经风霜的长桥依然四平八稳地横卧在河面上,源源不断地向你倾诉着昔日桥乡的晖煌、昔日桥乡的风采……

(八)桐庐江南古村落风景区

[移动版] [查看地图]

·桐庐旅游·桐庐文物古迹·桐庐十大景区·桐庐全部景区·桐庐特产·桐庐美食·桐庐地名网·桐庐名人

桐庐江南古村落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桐庐江南古村落风景区总占地面积30.2平方公里,下辖深澳、徐畈、环溪、荻浦、青源五个村,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浓郁的民俗风情、独特的水系资源、庞大的古建筑群和深厚的宗氏文化,是一个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更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旅游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美丽乡村样板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国际休闲乡村示范点。牛栏咖啡、猪栏茶吧、农业观光休闲项目荻浦花海等一批特色休闲景点的打造,使得“江南坎儿井,醉美古村落群”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攀升,江南古村落已然成为集田园风光、历史文化、非物质遗传、时尚休闲为一体的乡村综合性休闲旅游地,各地游客络绎不绝。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近60余万人次。

  走进江南古村落,走进幽韵古风,走进田园秀色。

  易理深澳、孝义荻浦、清莲环溪、和合徐畈、山水青源,一村一故事,一村一幅画,一村一首诗,江南古村落同根同源,同心同德,透过千百年的浓浓烟尘,期待着人们来探索发现……

(九)画外桐坞

·西湖区旅游·西湖区文物古迹·西湖区十大景区·西湖区全部景区·西湖区特产·西湖区美食·西湖区地名网·西湖区名人

画外桐坞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杭州西湖区的外桐坞村,有个美丽的别称“画外桐坞”,顾名思义,这是一个与画、与艺术息息相关的地方,正是这份独特的艺术气息,让外桐坞村的美别具一格。

  外桐坞村于2009年确定了艺术文创类风情小镇的发展方向后,历经3年时间整治,在2011年被列入杭州市首批风情小镇,在2013年9月成功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现正结合龙坞茶镇建设,朝着国家5A级景区的建设目标努力奋进。目前整个村已经吸引了约90家工作室入住,占整个村农户的60%之多。

  自然资源

  目前,外桐坞村借助独特的自然资源及丰富的人文资源,依托美院,已经启动了三个艺术公社及周边5家农户改建而成的艺术家工作室,总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有二十余位艺术家已在此开设了油画、国画、雕塑、陶瓷、摄影等工作室。接下来将把艺术落户于更多的农户,以点引村,同时深度挖掘朱德文化,全村种植石榴树,发展石榴景观,努力打造“农家石榴村+历史文化村+艺术创意村”一体化的综合体艺术村。它的成功打造,必将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宽村民的收入来源,促民增收,从而加快杭州市西湖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历史沿革

  明朝宗宪或孝宗公元1400-1500年间,祖先仇氏姓从宁波搬迁至新凉亭(现唐家桥),后来转移到现在的所在地,繁衍生息。据记载,因当地桐树茂盛,故取名“外桐坞”。新中国成立后,外桐坞村从互助组发展至外桐坞农业合作社;1956年与大清合并形成金星农业高级社;1958年属于上泗人民公社;1961年形成龙坞人民公社外桐坞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外桐坞村,直至现在。

(十)余姚龙泉山

·余姚市旅游·余姚市文物古迹·余姚市十大景区·余姚市全部景区·余姚市特产·余姚市美食·余姚市地名网·余姚市名人

  余姚市区中心耸立着一座林木葱郁的山丘,叫龙泉山。山高67.4米,周围约2公里,姚江流经山的南麓,山水相映,风光秀丽。

  龙泉山旧名灵绪山,亦名屿山。传说远古时这里是一片0,龙泉山是露出水面的一个小岛屿,这是屿山之名的由来。山上有一石井,即使天旱少雨,仍井水清盈,常年不枯,且因水面常呈现两条游龙波纹,如双龙戏水,故称“龙泉”。大约从东晋时起,山亦因此泉而改名为龙泉山。

  龙泉井在北宋时声名远播。苏东坡曾赞扬“龙泉石井甘胜乳”。时任鄞县县令的王安石,应余姚县令谢景初的邀请,多次登临龙泉山,题有《石井》诗两首,其中一首道:“山腰石井千年润,海眼泉无一日干。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南宋初,高宗赵构为躲避金兵的追索,逃经余姚时亦登龙泉山,饮了龙泉之水,感到甘甜爽口。他返回临安(今临安)后,曾专程派人来余姚,取此泉之水饮用。

  古代的龙泉山古柏森森,苍松入云,山上深藏野鹿。后来逐渐开发,先后建起龙泉寺、严子陵祠、二王(王华、王阳明)祠、文昌阁等十多座乡贤专祠和寺院。解放后,在山上绿化植被、砌坎铺路、建亭挖池,将古迹一一修葺。1957年开辟为龙山公园,逐年整修,恢复古迹祭忠台、四先贤故里碑、中天阁、龙泉井;新建子陵亭、阳明亭、舜水亭、梨洲亭、滑寿亭,由书法家舒同、郭绍虞、周而复、沈定庵书写亭匾。在山的中腰西坡设置园中园,园内建有天风楼,古色古香,别有风姿,并有苗圃、盆景园等,名贵花木盆景竞艳,楼台亭阁呈彩。1982年,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和日本朱舜水纪念会在西山坡舜水亭前建立了朱舜水纪念碑,以纪念这位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

  登上龙泉山俯瞰,全城景色历历在目:姚江蜿蜒东去,波光粼粼;南面四明山层峦叠嶂,云山万重;城郊碧野平畴,令人心旷神怡;山上奇石如云,林木苍郁,楼亭参差,古迹众多,使人流连忘返。

  通济桥舜江楼

  通济桥,是姚江上一座凌空横跨的三孔石桥,连接余姚南北两城。北宋庆历八年始建,史称“浙东第一桥”。通济桥北的舜江楼,飞檐翘角,古朴庄重,与通济桥构成了“长虹腾空,飞阁镇流”的整体。是古城余姚的标志性建筑。

  景点位置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北滨江路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