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1-24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ytboy 于 2021-11-24 10:09 编辑
lovekof 发表于 2021-11-24 09:55
我小孩喝特仑苏老是肚子痛,现在改喝进口的就没说痛过了,价钱还便宜
那是肠胃慢慢喝适应了。乳糖不耐,体质问题。我小时也这样,喝什么奶都这样,多喝硬生生肠胃适应了。另外,现在奶部分经过乳糖处理了
90%以上的中国人都是乳糖不耐受 为什么都还好好喝着牛奶?
全世界范围内亚洲人的乳糖不耐受人群比例最高,是什么原因呢?
很多人对“乳糖不耐受”这个词应该不陌生了,研究显示全世界范围内亚洲人的乳糖不耐受人群比例最高,达到90%以上。
水母基因在国内针对乳糖耐受情况做过专项调研,调研样本总计5471人,其中南方946人,北方2449人,未知地域2076人。统计结果显示在调查样本中超过99%的人都属于乳糖不耐受。
基于10万例国人基因样本的水母基因大数据也显示,在基因样本人群中99.25%的人天生乳糖不耐受,只有0.74%的人对乳糖耐受。
在事实数据面前,你不得不服。
是什么造成90%以上的国人是乳糖不耐受呢?
从基因遗传角度来说,影响乳糖耐受与否的基因和位点分别是MCM6 基因rs4988235位点,如下:
说来有趣,这个研究主要是欧洲白人发起的,因为很多欧洲白人都是乳糖耐受,所以他们认为乳糖不耐受是突变体(才不是呢),必须要好好研究一下。
rs4988235位点的基因型为CC时,可以让乳糖酶基因只在人婴儿期和幼儿早期(大概在断奶前)表达,成年后,该基因的活动减弱,造成乳糖不耐。通常人大概在4岁的时候人会失去90%的乳糖消化能力。但该位点发生变异后,乳糖酶基因在人断奶后可以继续表达,从而表现出乳糖耐受性。
也就是说乳糖耐受的人一直都拥有这个酶,所以乳糖在进入乳糖耐受者的小肠的时,会被分解成单糖被小肠吸收,但在乳糖不耐受人中则没法吸收直接成为肠道菌的食物。
婴儿通常都可以正常合成乳糖酶,因而可以消化吸收母乳中的乳糖。在断奶(一般2岁)以后,体内乳糖酶的合成便会逐渐减少。所以这也是即便是乳糖不耐受,也基本发生在成年人身上,而较少发生在婴幼儿吃奶的时期的缘故。
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既然好像说的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不适合喝牛奶,为什么以前没发现这事儿?现在喝牛奶不是挺普遍的还被鼓励吗?身边很多人天天喝牛奶,似乎也活得好好的,没见什么异常。
1 为什么历史上没听说过中国人出现乳糖不耐受?
国人真正大规模接触喝牛奶、食用奶制品,也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几千年的中华饮食传统中(北方游牧民族除外),奶制品不是必需品以及主流,在古代还算是奢侈品,一般人没机会吃。
很少接触,没这个饮食习惯,自然也没机会形成历史大数据来反馈乳糖耐受不耐受了。
另外关于“乳糖耐受”的研究是因为近现代科学发展,
2.难道国产牛奶都做过什么特殊处理?
一般在牛奶包装中不显示乳糖含量,但是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基本上指的就是乳糖,营养成分表上每100g含碳水化合物越多,乳糖含量相对就越高。
市面上有经过处理的低乳糖或者零乳糖牛奶,比如舒某奶、新某道等,但因为处理工艺成本较高,这类产品处在中高端消费线,供小众消费。对大众消费的牛奶产品来说,做乳糖处理是需要成本的,而且不低,如果你是商家,你愿意这么大公无私吗?
3.国人都乳糖不耐受了,为什么还要鼓励我们喝牛奶?
牛奶是优质钙的主要来源,所以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会推荐国人每天应该摄入300g奶及奶制品。
美国的研究认为,绝大多数成年人可以一次性摄入12克乳糖,而2006年四川大学的调查研究发现,80.3%的中国成年人一餐中完全可以承受6.25克的乳糖(约折合200毫升牛奶),而不产生任何不良症状。
而且,同样是乳糖不耐受,不同人之间的个体差异也很大。大多数人都是只有当摄入一定量的乳糖之后才会发生不耐受的症状。每次少量喝牛奶,即使存在乳糖不耐受,可能也没什么特别的表现。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摄入少量的乳糖就会有严重的状况出现。
还有,同样是乳糖不耐受,每个人的症状表现也不一样,可能是腹痛,也可能是腹胀、腹泻,或者放屁,而且症状程度差异也很大。你隔壁邻居一喝牛奶就爱放屁这事儿,估计他一辈子都不会给外人说的。
所以,90%以上中国人(你我可能都在列)属于乳糖不耐受是真的,我们中的很多人还在好好喝着牛奶也是事实。你有过因为喝牛奶出现不舒服的情况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