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收到一个朋友关于育儿奖励的矛盾困惑: 这位朋友提及的《聪明却混乱的孩子》这本书正好我有研读过,作者佩格·道森(Peg Daswon)与理查德·奎尔(Richard Guare)均专注于儿童学习和注意力障碍研究,这本书可以说是两位作者长期实践工作的梳理与提炼,对于很多关注儿童执行功能的父母提供了详实的指导。所谓执行功能,是指孩子有能力计划、引导、评估自己的认知,对自我的思想和行动进行有意识控制的心理过程。换句话说,如果孩子的大脑是学习和自我调节的发动机,那么执行功能就是发动机的操控者 —— 孩子对任务的发起、对各种内在和外在刺激的抑制、对自我专注力的引导与调节、自我情绪的管理与调试等等方方面面都由与执行功能相关。可见,执行功能可以视为孩子成长阶段的重要权重,这也体现出《聪明却混乱的孩子》这本书的价值。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提高孩子执行功能的十条原则,其中第七条就是前面这位咨询的朋友提到的奖励原则 —— 「运用刺激增强教育效果」,我们先看一下作者的解读:
“ 刺激就是奖励,就这么简单。它们可能是依据简单的口头表扬,或者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积分系统,只要达到一定分数,孩子每天、每周或每月都能赢得奖励。可以想见,作者意图在于通过某种外在的刺激方式,帮助小朋友建立父母希望他达成的某些好习惯。 第四步:如有必要,评估过程并作出改变。第一步:描述问题行为并确立目标。第二步:确定可能的奖励和偶然事件。第三步:签订一份行为合约。第四步:如有必要,评估过程并作出改变。从概念到实施,作者为读者提供了一套从理论到实践的指导。那么我们不妨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要提出基于奖励的方式呢?第一,刺激使执行某项任务所付出的努力变得不太讨厌。第二,刺激让我们「有盼头」,激励我们坚持不懈的完成艰巨任务。由此我们发现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孩子在完成某些任务时的不悦感受这一常见情境,所以建议父母通过某些外在奖励方式帮助孩子减缓面对任务时所激发的不良情绪,主动放大孩子完成任务时的目标刺激,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任务。这是对现实中有些父母为致力于孩子养成更独立的性格而采取了稍微冷漠或者更强调孩子自律能力构建的应对方式变相提出了质疑。作者佩格·道森在书中举出自己的童年回忆作为奖励有效的证据 —— 她父亲常常把自制冰激凌在夏日给她的点心作为刺激自己完成任务的方式。2那么,书中关于激励的策略是否值得作为父母的我们借鉴呢?以佩格·道森的童年故事为例,父亲将自制冰激凌作为刺激她坚持完成任务的另一面,是帮助佩格·道森构建安全的依恋关系。什么是温暖感?就是从孩子自我的心理感受、情感感知层面,是安全的,这意味着父母除了物质之外,还需要从心理层面给到孩子肯定、慰藉,让孩子不只是吃好喝好,同等重要的是,孩子觉得在父母身边,与父母沟通、交流、玩耍是他持续乐意并期望的。什么是持续性?持续性意味着家长对孩子给予温暖感的行为从时间维度上看是长期的。从佩格·道森在书中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她父亲通过自制冰激凌这种方式,非常巧妙构建了与孩子之间稳定、安全的依恋关系,书中佩格·道森用了「美好的回忆」来定位这种感受:安全依恋关系带来的典型积极成果是孩子会变得非常自信,即便离开了父母的看护环境,他们也能很好的管控自己的行为。书中佩格·道森的案例,与其说是因为她父亲的自制冰激凌帮助她强化了完成任务的动力,不如说是父亲主动构建的安全依恋关系帮助佩格·道森建构了更加自信的自我认知,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手头的任务。3那么,《聪明却混乱的孩子》这本书中关于奖励的论述到底有什么问题呢?它最大的问题在于,父母构建出来的奖励措施,会伤害到孩子的内在动机。所谓内在动机,是驱使一个人去追求一项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不是为了外在的奖励,而是因为行动本身是令人愉快的。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内在动机来自于活动中的乐趣、挑战或满足感,而不是外在的结果、压力或奖励。在心理学中,动机的两种主要类型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共同构成了引起人类行为的潜在原因、态度和目标,它们本质上就是我们做事的「深层原因」。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心理学与社会科学教授,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 (Edward L. Deci)与理查德-瑞安 (Richard M. Ryan)等人在 1999 年的一份元分析报告中,对长达 30 年 128 项实验研究进行调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外部奖励削弱内在动机。而《聪明却混乱的孩子》这本书中关于奖励章节的论述,本质上属于「外部奖励」。从结果来看,能够产生父母所期待的行为目标,但却伤害了孩子来自自我对任务完成的乐趣、挑战或满足感的可能性。“ 大人常跟孩子讲「在你收拾好卧室之前,不能玩视频游戏」或者「在你把碗收到洗碗机里之前,不能出门」。我们强烈建议你换一种说法,强调积极的一面,如「只要你收拾好你的卧室,便可以玩视频游戏」或者「只要你把碗收到了洗碗机里,便可以出门」。这种差别看似微妙,但我们认为很重要。当你刚开口说话便强调一种期望的活动,而不是一句话的后半部分才说到期望的活动时,你会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奖赏上,而不是集中在他必须完成任务上。大人常跟孩子讲「在你收拾好卧室之前,不能玩视频游戏」或者「在你把碗收到洗碗机里之前,不能出门」。我们强烈建议你换一种说法,强调积极的一面,如「只要你收拾好你的卧室,便可以玩视频游戏」或者「只要你把碗收到了洗碗机里,便可以出门」。这种差别看似微妙,但我们认为很重要。当你刚开口说话便强调一种期望的活动,而不是一句话的后半部分才说到期望的活动时,你会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奖赏上,而不是集中在他必须完成任务上。—— 《聪明却混乱的孩子》 @佩格·道森(Peg Daswon)@理查德·奎尔(Richard Guare) P126—— 《聪明却混乱的孩子》 @佩格·道森(Peg Daswon)@理查德·奎尔(Richard Guare) P126「在你……之前不能……」这个句式的说法不正确的论述是有道理的,但换成「只要你……就能……」的说法却依然不合理。比如「只要你收拾好你的卧室,便可以玩视频游戏」,如果按照书中的建议将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玩视频游戏」这个奖赏上,会产生的不良后果是什么呢?驱动孩子为了达成自己喜欢的视频游戏这个目标而加快对自己卧室的收拾行为,虽然成功达成了父母所期待的行为结果,但却损害了孩子享受收拾卧室这个行为本身的乐趣。换句话说,「玩视频游戏」这个外在的奖励改变了孩子对收拾卧室这件事的感觉,不知不觉收走了孩子对收拾卧室这一行为的内在动力。我们可以大胆想象,如果因为各种原因移除了玩视频游戏这个激励,孩子们还会主动收拾卧室么?这可否理解为孩子通过「合理拒绝」父母要求收拾卧室的理由(因为没有奖励了)而让父母被动增加新的激励方式?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继续延展思考这种激励方式:使用两三遍四五遍这种激励方式可能是有效果的,但若孩子对玩视频游戏产生了厌倦会怎样呢?父母可能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激励方式并再次轮回……模式 | 等式简化 | 案例 |
---|
奖励要求 | if A,then B | 若你收拾好你的卧室,便可以玩视频游戏 | 隐含要求 | if not A,then not B | 若你没有收拾好你的卧室,便不可以玩视频游戏 |
换句话说,一旦父母为孩子制定了「if A,then B」的显性要求,其实还暗含了另一个惩罚性的要求「if not A,then not B」,即误认为 if A,then B = if not A,then not B
如果孩子因为某些原因并未收拾好卧室,那么父母可能就要自动执行「不可以玩视频游戏」的惩罚措施。但这里却忽略了更多孩子没有收拾好卧室的各种可能性:- 也许孩子在收拾卧室的时间被要求做一件其他的事情也许孩子在收拾卧室的时间为弟弟洗了尿湿的裤子也许孩子在收拾卧室的时间找到了一本新书看了好久也许孩子在收拾卧室的时间被要求做一件其他的事情
我们可以发现,当「if not A」成立的时候,其实父母有更多可以主动挖掘为什么 if not A 的机会并探索更多应对 if not A 的方案。但,对不起孩子!客观事实就是因为没有达成我们之前预定的前提,爸爸/妈妈现在必须说话算话,你不可以玩视频游戏!这其实是通过「if A,then B = if not A,then not B」这个看起来相等实际前后并不一致的「等式」加剧了孩子与父母之间归属感的负向对立,通过「not B」的强行实施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权威控制,同时过于简单的线性逻辑忽略了更多可以探索的空间,若长期使用类似方式将损害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安全依恋关系,进而引发更多潜在问题。4《聪明却混乱的孩子》强调,运用激励策略强化执行功能的例子,有着共同的特性 —— 都是聚焦于一种需要改进的特定目标行为(记得干家务活、取得好成绩、收拾玩具等)。这个建议的默认假设是,所有父母主动构建激励策略之前,都有着非常明确的育儿目标。这个理念与作者在书中提出的执行功能提升原则一不谋而合:原则一:向孩子传授他存在不足的技能,而不是指望孩子通过观察或耳濡目染学会它们。我们将原则一与原则七结合起来就会发现,书中帮助孩子提升执行功能逻辑的方式首先是父母有提升孩子某个特定目标的计划,然后通过嫁接奖励方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第一,容易误导父母对孩子执行功能达成形成简单的线性思维。依然以书中例举的「记得干家务活」这个例子,如果将其理解为「需要改进的特定目标」,那么它将会变得异常简单 —— 家长只需要将其设定为育儿计划并通过书中介绍的奖励四步曲执行即可达成目标。孩子不记得干家务活,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父母自身对于家务活的理解程度与自身行为模范、比如父母对孩子构建的安全依恋关系铺垫、比如父母为孩子设定的其他目标或安排对干家务活之间的协调或从属关系、比如孩子自身工作记忆先天习得与后天发育程度的支撑……这些因素都与孩子记得干家务活有着各种形式的交互关联关系进而影响孩子对干家务活的行为达成。若只是将其定位为通过奖励方式刺激孩子完成干家务活的记忆构建,即便获得预期成效但可能依然会衍生出更多其他层面的障碍或不足。所以作为父母面对孩子不记得干家务活这样的现状,首先应该对该问题形成全局思考并基于个体的家庭情况判断改进权重,然后施以合适的方式,并非通过奖励策略一刀切。《聪明却混乱的孩子》的奖励策略,是基于父母明确的育儿目标前提。换句话说,书中的内在理念是父母对于育儿目标,首先是基于语言或文字等方式的思考制定相应的激励策略,然后通过行动去实施达成。但我们人类大脑的认知,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具体的情境嵌套在一起的,并且也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当我们要试图形成一个倾向认知时,我们要理解到,这个认知往往与具体的空间、具体的时间、具体的情境结合在一起,当这种空间、时间、情境满足预设条件时,行动往往会自动激活而并不需要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为什么更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各种习惯养成头疼不已?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心理学和人类发展名誉教授,前加拿大应用认知科学研究主席基思-斯坦诺维奇 (Keith Stanovich)提出的三重心智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如上图所示,大多数父母往往认为,让孩子形成一个好的习惯(比如书中提到的记得干家务活、取得好成绩、收拾玩具等),需要借助大脑的理性思考并在其主导下才能达成该目标,但这样正好陷入了算法心智与反省心智的工作区间。但算法心智与反省心智的加工过程,需要带来大脑神经血流量的大量消耗,而这却是人类大脑本能所抵触。所以,为什么孩子们在父母各种理性育儿模式下并不成功?因为理性育儿,尤其是通过语言、文字类型的育儿模式默认指向了大脑本能抵制的反省心智与算法心智加工层级。理解到这一点就会懂得,若要让孩子记得干家务活,并非一定通过语言文字类的沟通让孩子形成对干家务活带来的具体奖励期待而实施该行为。比如让孩子看一部与干家务活有关的电影、比如与孩子一起选唱与干家务活有关的歌曲、比如在家里挂一副做具体家务活的壁纸、比如带孩子参与一个相互协助做家务的朋友家庭、比如带孩子去一个家庭收拾干净整洁的地方玩耍、比如将做家务活工具放在一个非常明显易取的场景、比如将孩子干家务活与某些具体的动作关联(比如吃完饭后主动收拾碗筷等行为)……通过主动创建这种人、事、物结合的情境,跳过指向性明确的语言文字指导方式,反而能更容易激活孩子大脑对做家务活的记忆,自主建构做家务的意识并自动化实施在行动中。5虽然《聪明却混乱的孩子》在奖励这一章节出现了部分纰漏,但瑕不掩瑜。即便在奖励这一章节,也有可取之处。比如奖励达成计划的步骤三「行为合约签订」思路,虽然书中例举的样式可能同前述激励方式偏差一样需要父母额外修正,但这种行为合同本身是一种基于目标跟踪的有效行为改变技术,通过与孩子共同参与承诺的方式,增强孩子对自身行为改进或优化的感性认知,能有效促进孩子的自我行为改变。又比如步骤四「如有必要评估过程并作出改变」,是基于动态的行为评估调整思路,体现了对原有的计划进行复盘、修改完善的思路,避免了早期行为目标不合理的误导,提升了孩子行为促进的灵活性。6既然奖励策略有种种不足,那么是否奖励策略应该完全剔除呢?奖励最大的恶果是诱使行为人不知不觉对原有目标的认知产生偏移,用美国著名作家、育儿专家艾尔菲·科恩(Alfie Kohn)的话来说,奖励激励了人们获得奖励,慢慢使行为人不是由内而外享受做某事的乐趣,而是成功获得奖励,这样最终导致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内在动机抹杀。尽管如此,奖励依然有其合理且正确的价值,作为父母需要更科学的使用奖励策略。比如将原有的「做此就能得彼」的明确奖励模式改成非预期形式,这样能有效降低行为者对奖励的期待值,从而规避奖励物对行为人内在动机的影响。又比如奖励的目标指向是行为动作而非具体的结果,比如看到孩子主动收拾了家务活,可以将奖励标的物设定为孩子有主动收拾家务的「意识」或「觉知」,将奖励的对象指向这种意识或觉知,远比奖励孩子完成了家务活这个结果更有利于促进孩子自我认知的发展。再比如将奖励物品选择包含与目标任务类似的特征属性,来降低行为人对行为中「此与彼」的认知偏差。结论如果说动机是人类行为的燃料,驱动着我们去做各种事情。那么,我们必须首先区分出哪些燃料从本质上促进我们完成事情,哪些燃料只是最初的火力强劲但最终误导行为偏离正确方向的导火索。正确看待奖励有助于帮助我们识别行为燃料的真相,更科学的育己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