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海则兴,疏海则衰。海洋战略是国家战略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要推进海洋强国的建设,就必须要提高民众的海洋意识。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预备力量,加强对大学生海洋意识的培养与教育有利于提高国家整体的海洋强国理念与海洋战略意识。董逸飞、娄曦文同学在曾一非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大学生关于自身海洋意识的认知和对有关海洋意识调查问题相关信息,利用SPSS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海洋意识状况,整理影响大学生海洋意识及高校海洋教育展开的相关因素,并给出改进的建议。
项目成员以纸质版问卷和网络调查问卷形式对上海交通大学各年级、各专业学生海洋意识不同方面的状况进行抽样调查,通过SPSS整合此次调查问卷所得数据,并利用该软件内统计分析类工具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主观题目进行信度检验后所得克隆巴赫系数为0.735,所有主观题目所得数据可信度较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海洋意识状况。
从不同时期的数据看出,我国大学生普遍欠缺海洋意识,尤其是在海洋地理、法律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且通过多年间关于大学生海洋意识的调查,反映出这种现象在十余年间没有明显改善,当代大学生海洋教育情况仍令人担忧,中国的高校海洋教育可能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与问题。
虽然整体海洋意识偏弱,但大部分学生对于海洋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有很明确的认识。大学生强烈的海洋主权意识亦是其一种爱国的表达形式,大部分大学生海洋主权意识强烈但对国情及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思想容易偏激。以此作为契机进一步开展海洋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提高大学生海洋意识十分重要。大学生对于海洋意识教育抱有一定的热情与期待,能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愿意通过学习丰富海洋知识,说明增强大学生海洋意识在可行而必要,但社会及大部分高校现阶段仍无系统培养大学生海洋意识的方法,存在一定的短板与缺陷,难以与大学生学习海洋的热情与趋势相配位,难以培养大学生自发长久的海洋意识。
研究还发现大学生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与重视的实践程度不对等,海洋基本知识掌握欠缺,海洋知识各方面了解水平参差不齐。性别、家乡所在城市是否沿海对海洋意识也具有一定影响,且上课前后海洋意识增强趋势明显。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团队提出建议:重视海洋教育师资团队建设与课程设置、推进有涉海专业和无涉海专业高校合作进行海洋教育、综合利用多种媒介激发大学生学习海洋的兴趣、组织多种活动,综合利用校内外资源提供海洋教育等措施。
整理参考:
[1]张登尧、张栢源、谢腾飞、蒋志豪(指导老师:肖龙飞):第23期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研究论文:设计并验证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低扰动高采集率深海水力集矿头
[2]蒋玮东(指导老师:马少鹏):第22期“ 船舶状态监测物联网计划”项目研究论文:船舶状态监测物联网
[3]池哲瀛、丁子龙、马骥锋(指导老师:赵永生):第23期“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研究论文:波浪动力船振荡水翼水动力数值计算与试验研究
[4]董逸飞(指导老师:曾一非):上海交通大学第39期PRP学生研究论文:基于SPSS分析的大学生海洋意识现状调查
[5]娄曦文(指导老师:曾一非):上海交通大学第39期PRP学生研究论文:上海交通大学学生海洋意识调查报告
[6]王钰文(指导老师:曾一非):上海交通大学第 40 期 PRP 学生研究论文:上海海洋旅游业智慧型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7]谢佳宁(指导老师:曾一非):上海交通大学第 40 期 PRP 学生研究论文:上海与厦门海洋旅游发展状况比较与分析
[8]王宇林 、杨奕、秦胜乾(指导老师:王鸿东、王检耀):基于海上无人平台的无人机双稳态重复式收放装置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