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女孩子,最好别买公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6 22: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半个月前,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上,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张海公开一组公司内部数据:
 
2019年以女性名义购房的套均总价为174万,超过男性的173万。
 
张海觉得,这说明女性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越来越有钱,也说明女性的独立意识变得更强了。
 
居理新房大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范围内,男女购房(新房)用户比例基本持平,分别达到51%和49%。在北上深,女性购房比例甚至超过男性。
 
而58同城、安居客发布的《2020年女性置业报告》显示,有81.7%的女性受访者计划在5年内置业。这也符合狗蛋一贯的判断:

中国女人越来越喜欢买房了。
 
特别是黄金单身女青年。
 
“营销老狗”狗蛋服务过很多女性客户,他说,相对而言女客户更感性,买房买个开心、买个安全感、买个独立的不在少数。
 
而感性往往容易被突破或者操纵。
 
这也使得一些女性在购房时,触雷而不自知,比如乱入公寓。
 

1
 
英国女作家、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伍尔芙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女人的独立从拥有自己的房间开始。
 
随着时代巨轮推着物质生活向上攀爬,伍尔芙的观点也被升级了:


二十一世纪,女人的独立从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开始。
 
主要是被卖房营销升级的。
 
昨天七夕,狗蛋在朋友圈刷到各种卖房广告,其中一条,四行文案:
 
最好的礼物只有自己能给
女孩子一定要有套SOHO
婚前自住,婚后收租
他不养你,它养你 

狗蛋一口老狗血差点喷出来。

鼓励(怂恿)女性买房的朋友圈广告,狗蛋见多了,但脸不红心不跳忽悠人买公寓产品,还是十八线项目,他还是头一回见。
 
我说,那是你狗眼看人“低”了。咱看过更恶臭的文案——《为什么女孩子一定要买公寓》,他们列出一堆夸张到荒唐的理由,比如:

男女交往过程中,女孩子有一套自己的公寓,可以提高自身价值,男方会高看你一眼。
 
狗蛋说,这瞎扯淡嘛不是,按照这个逻辑,我买住宅它不香吗?男方不仅高看,指不定还能跪下喊声“女皇万岁万岁万岁”了。
 
一看狗蛋就是个实在人,不懂忽悠。
 
人家恶臭文案又说了,“如果买住宅,特别是大套住宅,会给男方造成交往压力,不利于修成正果”。
 
“再一方面,婚前买住宅婚后买房算二套,首付比例高。买公寓的话,结婚可以当嫁妆,还不影响购房资格。”
 
狗蛋眼界大开,什么时候开始,未婚女性买房得顾及男方的感受了?
 
男人婚前买房体现能力,女人婚前买房(住宅)是制造压力。都21世纪了,还有人想把女性的灵魂豢养在“南拳”的牢笼里,巴不得她们的价值观裹小脚。
 
 
2
 
这些近似于营销PUA的说辞,大概能鼓动一番。
 
但真正能让女性买单的,还是那些直击感性面的套话。
 
电视剧《三十而已》里,30岁的王漫妮搬过很多次家,她说,我来这座城市八年了,拥有的只是个饮水泵,让人负担不起的不是这些东西的价格,负担不起的是带它们一起搬家。
 
现实中,多数在一二线城市打拼,到了一定年纪的女性也面临王漫妮式的困扰:没有房就没有安全感。
 
说是追求安全感也好,谋求独立也罢,单身女性为自己买房已成趋势,能者居之,这本身无可厚非。只是有些女孩子因感性入了公寓,怪可惜。

狗蛋亲妹、买包狂魔丫蛋说,“一套房等于100个包,忍一忍就有了”。
 
问题来了,多数普通女性就算“忍下”100个包,也换不到一套房,因为她们不像丫蛋,买的包包都是万元款。
 
所以,公寓这种产品走红了。100个千元包包的代价就能买到。
 
”低门槛安家”,“买公寓当房东”,“一人两层三餐四季”……这些广告语像夏日凉风直抵人心。
 
很多公寓会打造成loft,相信“颜值即正义”的女孩儿一瞧,那种心动的赶脚,就像郭襄“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生”。
              
这时候,住惯平层的女孩们开始想象:一层宜静,一层宜动,楼下睡猫楼上睡人,简直不要太惬意。
 
就算不是loft,公寓产品也会通过浪漫、文艺的装修营造,使得你意乱情迷。
 
宣传时,再给你来段张爱玲的公寓故事,把张爱玲的话搬出:公寓是最符合理想的逃世地方......在乡下多买半斤腊肉便要引起许多闲言闲语,而在公寓房子的最上层,你就是站在窗前换衣服也不妨事。
 
生活好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 。
 
但现实就喜欢把谎言戳破了给你看。

 
3
 
上海静安区常德路上,有一栋8层高,有着8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
 
这栋老建筑原名叫爱林登公寓,后来改名常德公寓,张爱玲在这里前后住了5年多,写下《封锁》《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等名篇。
 
上世纪40年代初,在满目平房的上海,常德公寓是为数不多的高楼。那时候,站在窗前换衣服确实不碍事。
 
现在,不拉窗帘站窗前换衣服试试。那狭窄的楼间距,对面楼可能投射过来的无数双眼睛,分分钟教你做人。
 
张爱玲笔下的避世公寓可不是如今开发商广告里的公寓。
 
常德公寓的调性高得多,原为意大利房产,开发商和设计师都是意大利人,住在里头的多为社会中上层人士。

公寓每一层都铺设木地板,房内有壁炉和热水汀,卧室还带衣帽间,独立卫生间、保姆房、厨房一应俱全。
             
张爱玲在摩登公寓里闲适地喝茶、读书、写字,那是真正的考究、有态度的生活方式。
 
说句扎心的话,那时候的公寓是为有钱人准备的,现在的公寓是为没有钱的人准备的。
 
现在说的公寓,通常指只有40年或50年产权,土地性质为商业的伪住宅产品,因为总价低、购房门槛低,从而受部分被房价挤压的刚需客以及追求买房独立的女青年青睐。也有投资客冲着“不限购”去扫货,买来再转租给刚需。
 
买公寓不好,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没学区、商业用水用电、居住体验差、转手税高等等坏处,无需赘言。
 
学区这点,有些人会杠。
 

——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读书,或者我未婚要学区作甚?

 
有一天,你可能会结婚。
 

———那就卖掉公寓换住宅。

 
到时候,多半要为“ too young,too simple”买单,公寓流动性差不是危言耸听。诚实的中介会告诉你一个现实:

再破的住宅都有人买,再好的公寓都不好卖。
 
公寓通常一层N多户,邻居三天换一茬,住户人群的复杂性大大超乎想象。搞按摩、做美甲、开旅馆……,运气好的,能在一层楼内阅尽人间百态。
 
有回狗蛋想体验公寓旅馆,特意选择了开在高级公寓内的。那天夜里,月亮垂落半天,狗蛋被隔壁一阵嘤嘤啊啊的声音吵醒。
 
第二天,旅馆老板替他解惑,说邻居在夜场上班,有时回家会加个班。


4
 
狗蛋说,公寓给穷人准备的说法不对。
 
“你看深圳湾1号,一平23万,贵过深圳99%的住宅。”
 
有钱可以任性,这点我们必须承认,而越是穷越不要触碰公寓。最关键的原因是,绝大多数公寓的抗风险能力太差。
 
都知道,房子除了住,还有金融属性。狗蛋敢说,99%的普通人买房,都会想到利用其金融属性来抵御可能发生的生活危机,比如突发重疾、创业失败。这时候房子就是最厚实的保障。卖了房还是一条好汉。
 
但公寓在这方面明显是个弱鸡。
 
同地段的住宅,价格涨一倍,抗风险的能力就翻一倍,公寓没升值还卖不动,风险面前,它“伪投资产品”的一面暴露无遗。

别信什么“买公寓当房东,低投入高收益”,租金回报率连银行理财都跑不过。首付5成的资金沉淀着的公寓,跑不赢通胀也不稀奇。
              
狗蛋一个牌友,六七年前在厦门岛外投资10套复式公寓,公寓挨着地铁口,又是一线海景,所在位置和市区也就一桥之隔,看着各方面条件都不错。

那时候地铁规划中,狗蛋牌友赌定,等个5年地铁建成,房子肯定涨价。
 
当时他2.4万一平买入,现在地铁开通半年,他的房子没涨反跌。邻居们卖房,2万一平都在挂。而周边的住宅翻涨不止1倍。
 
那个小区在贝壳挂牌出售的房源,目前有324套。无限的竞争对手抢夺着有限的目标客群,卖不上价是必然。
 
女孩子就别学狗蛋牌友了,在自身抗风险能力不强的情况下,Duck不必再去握一个烫手山芋。这句话也值得所有普通购房者细品。
 
 
5
 
去某呼上搜:买公寓后悔吗,高赞的几条都在说,不后悔,真香。
 
有的回复说,“女孩子25岁前努把力,争取首付买个公寓,40年产权住到65岁也挺长了,65岁之后的事之后再说。如果30岁还没结婚,就一人一猫定居下来,装个投影仪,饭后挑部电影看,一个人的日子挺滋润”。
 
这一看就是没经历过社会毒打,买40年产权公寓,入住时还剩35年产权就不错了。
 
也有答主很理性,觉得说“真香”的那些,多是没经历过从买公寓到持有到交易,再到换房整个过程,体验不完整的主儿。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态恐怕会变。
 
如果觉得以上所说都无所谓,也可以付点试错成本,在决定买公寓前,先去开在公寓里的短租旅馆试住半个月。有人喜欢loft,去试住之后改变了注意,因为:
 
夜里起床尿尿,梯子爬上爬下真的很不方便。





生命是一场雷同且漫长的修行
学习是一场枯燥且充满了希望的渡劫
无论如何,

深悦君将14年地产从业积攒的所有私货
用一个有趣的江湖视角
一点一点讲给你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