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这是一家从农家乐到“高端”民宿的转变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2 1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点击蓝字“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关注




鱼乐山房,位于杭州临安区的太湖源镇,是一对农民夫妇在自有土地上经营的老牌农家乐,自2011年注册开业以来,已有8年多的时间,在当地积累了较好的口碑。但随着周边农家乐的增多,200元包吃住的客单价越来越难以维持,淡旺季接待量的巨大差距和较低的客源素质水平,也使得夫妇俩疲于应付。所以,夫妻二人决定邀请设计师对山房的内外空间进行改造,以期提高盈利能力,并为客人创造更好的度假居住体验,让山房完成从农家乐到“高端”民宿的转变。


△ 酒店外观

△ 主体建筑

△ 外观局部


山房所在白沙村,位于天目群山环绕下的太湖源景区溪边,村子只通过一条省道与外界相连,颇如桃花源般与世隔绝。村庄周围景区繁多,旅游业发展很早,村内分布了众多形式各异的大小农家乐建筑。而此次改造,便是想借助空间环境的差异化,提高以后竞争力。


不同于新建建筑设计,改造设计面对的现状问题通常更为复杂。场地东侧溪水自北向南流淌,比省道低3米左右,作为太湖的主源头之一,此溪每当下雨就水声隆隆,在原建筑内也听得见。省道夹在场地与溪水景观之间,交通繁忙,也有一定的噪音。


△ 场地建筑原状鸟瞰


建筑北侧的台地庭院约15米见方,与西侧山野有截水沟相隔,山上汇水经此由下穿涵管排入溪水。庭院北侧是一片竹林,隔开邻居红砖搭建的住宅。庭院东侧边界比紧邻的省道高近3米,形成台地。


△ 基地分析,项目场地紧邻的山林与奔腾的溪水

△ 基地分析,场地中建筑、台地、省道、溪水的关系


山房原主体建筑位于场地南部,坐南朝北,背山靠林,是一个四层半高,五开间的庞然大物。和那个年代(2000年左右)全国盛行的景区旅游建筑一样,以仿青砖贴面,硬山坡屋顶和雕刻精致的花格门窗扇等符号化的做法,构成了所谓“中式”的乡村农家乐风格。


△ 改造前建筑正(北)立面,坐南朝北,背山靠林,四层半高,五开间


综合这些信息,设计师认为,稀缺的山水景观与地形高差是这块场地最独特的资源。但嘈杂的省道、模糊的场地边界、封闭的房间设置等,都容易让客人堕入繁杂的日常,而对山水“视而不见”。青山与绿水只是山房、省道与混杂车辆的背景而已,并没有成为值得凝视的风景。


因此,改造的第一步便是对场地的重新界定。顺应地形的现有高差,设计师将原有外部场地空间划分为三个部分:外部的省道,正对主体建筑的内院与坡地上的山野。最靠外的部分是省道、场地入口及停车区域。


△ 原场地边的山景


台地之上正对主体建筑的部分设定为内院,作为山居氛围营造的主要场地,内院与主体建筑构成隐含的轴线,在场地内形成“正观”观景方向。内院、省道和山野之间以明确的界面隔开,动静分区。


△ 场地的重塑,将原有外部场地空间划分为省道、内院和山野三个部分


而山野部分则提供了各种活动体验的空间需要,坡地地形也易于在不同的标高上对活动区域自然划分。 场地经过重新界定,变得内外有别,主次有序,动静相隔。这样,一个内部世界的独立性与系统性才有可能被建立起来。


通过结构调整和功能重新布局,设计师将“视而不见”的山水从混沌的环境中过滤出来,变成空间氛围体验的主题。同时,通过屋面和露台原木元素的搭配,在内部也建立起一个超脱于外部世俗世界的山水空间。


△ 改造后总平面图

△ 改造前后的入口动线对比

△ 改造后入口动线与视线


改造后鱼乐山房,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保留了原主入口的位置,将它藏于一道新增在台地与道路之间的影壁墙后,再将原本垂直于台地的台阶改造为平行嵌进台地边缘的折跑阶梯,置入重新整合的现代木构廊架之下。


△ 改造后的入口立面,入口被藏于一道台地与道路之间的新增影壁墙之后


这个沿省道边展开的木廊架占据了原来传统木构廊亭与独栋餐厅包间的位置,将入口台阶、廊亭活动区和入口左侧的新增办公室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30米长的超尺度水平界面。


△ 入口阶梯,石墙后高处为内院溢入的天光

△ 入口阶梯空间,阶梯右侧窗下墙及倾斜屋面下溢入的山色天光,左侧投下经木格栅过滤的内院光线

△ 入口阶梯空间,入口折跑台阶溢入的山景


设计师将四层主体建筑的主入口从北侧正立面转移到建筑东侧山墙——由木廊架、二层独立辅楼和主体建筑围合的三角形区域内。从阶梯上来一直到山墙边,动线出现了非正交的转折。


△新入口处的三角院空间,从阶梯转向主体建筑山墙的非正交转折

△入口阶梯到顶后回看,溪对岸的山景从打开的窗扇中铺面而来

△从廊道转折处一窥内院


在爬升的过程中,外部的山景天光由廊架外侧的连续窗洞溢入,省道车流被窗下墙遮挡,但流动的溪水声回响耳边,客人在爬升过程中便逐渐产生了溪山行旅的意境。同时,内院的景致也在廊架内侧细密竖向木格栅的过滤下,渗透出碎片化的光影。


△经过三角院落后,贴主体建筑山墙面,进入建筑内的走道(左侧廊道后白墙为主体建筑山墙)


这一动作,首先将陡坎和主体建筑山墙之间的偏角以动线的连续边界整合。其次,原本台地上细碎外部空间也被动线切分为入口三角院和内庭水院,两个院子拥有了迥异的气氛和尺度。


 △从酒店大厅看北侧主景观面




-静院和动院-


静院与动院由一条带毛石墙的敞廊隔开,一平一坡,一静一动,一主一次,构成了静观山水与漫游山林的不同活动主题。


 △整体动线/静院与动院




-动院-


山野一侧的动院原本是较为陡坡的山脚,设计师结合挡土墙的结构需求,以层叠的小片石砌台地化解高差,分别设置为烧烤篝火区、温泉泡池区等社交活动功能台地的轮廓和高度被精心控制,结合敞廊悬浮的屋面,使得静院和动院之间既有视线的联系,又不会在氛围上互相影响。


 △ 动院局部

  △ 动院高处的三层台地与远山




-静院-


大堂前的浅水池构成了静院的主体。它既体现了 “空”——接近无物的禅意,又将山林与天空在咫尺间倒映,让人在压低的檐廊下更多看见的是其在水中与用原建筑屋顶的瓦片铺就的池底相映衬的虚幻倒影,一种太虚幻境的山水意境被宁静的一亩方塘激发出来。而同时,基地旁溪水的隆隆声响又时刻提醒着外部现实的存在,现实、想象与记忆在此混合,共同定下静院的场所氛围基调。


  △ 大堂前的浅水池构成了静院的主体,静院中的一亩方塘倒映出山林及天空

  △ 静院,水面延伸到主体建筑檐廊之下,右侧为茶亭廊道


压低的大堂外檐、对称的木质立柱、青石铺设的平台,都让宁静致远的山居氛围得以在满是仪式感的观景空间内稳定呈现。


  △ 由西侧敞廊看静院,可以看见茶亭,而主体建筑只能看见底层局部

 △ 台地高处看静院敞廊与茶亭

  △ 东面茶亭




-茶亭的界面-


茶亭作为山房场地与省道的分界,内外两侧的界面分别对应着低处的省道和高处水院,因此有着不同的做法。


  △ 省道边茶亭构造分解图


茶亭朝内一侧界面为连续的细木格栅固定单元,从内院看,细木格栅遮挡了茶亭的结构柱,纯净的细木矩阵与平整的沥青瓦屋面具有类似细腻质感的二维化界面,共同衬托着上部与背后渗透进内院的山林景观。


 △ 水榭朝内一侧的细密木格栅界面


茶亭的外界面位于省道边高处,既是山房最主要的沿街面,也是茶亭内部欣赏溪水侧山景的观景面。因此,设计师设计了一个由角钢和方木条组合的可以完全打开的连续平开窗扇。窗扇下部留有1米高的窗下墙,从外部看构成了下部圆竹修饰的基座的一部分,提高了基座部分的高度感受,从视觉上拉开了外部和茶亭内的距离;而从内部看山则有效遮蔽了省道和车流,只将山林顺着屋顶倾斜方向注入室内。


 △ 单坡水榭(木构廊架)两侧界面

  △水榭朝外一侧为连续可开启窗扇




-阳台的界面-


原建筑内的房间没有任何阳台,所有景观都只能从方窗洞中获取。改造中不仅将原外立面结构框架中的填充墙体全部打开,配以双层保温隔音落地玻璃门窗;并且借着原有框架结构增加出阳台。客房数量的改变(由30间减少为15间)和平面的变动使得正立面的客房卫生间也都拥有了景观面。设计师相应在3-4楼的客房阳台外部增加了细木格栅单元,不仅遮挡了外部直视卫生间的视线,还把阳台结构、门窗等常规建筑构件尺度隐藏,塑造了一个二维板片状的界面,超薄的构造和2层挑空的做法使3-4楼的阳台整体显得极轻,极大削弱了原有4层的巨大建筑体量。而外部的山水与阳台内人之间的距离也被无限拉进。


  △阳台结构与界面分解图

  △阳台内部看山林溪水,右侧为完全打开的客房立面




-溪房的界面-


原建筑辅楼的2层餐饮包间在改造中被设计为一个独立溪景客房。如水院池底的瓦片一样,我们再一次地利用了原建筑上的旧物。设计将业主舍不得扔掉的所有各个时期陆续制作的老雕花木门窗扇测绘统计。再把它们经耐候处理后,以幕墙的方式组合挂在了这个辅楼的立面上。不同位置的木门窗扇环境作用下,形成明显的色差,拼贴在一起后出现了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重置;原来身体尺度的门窗,也作为建筑立面材料,在身体尺度与建筑尺度之间建立了想象。在溪水观景面,我们将这个拼贴的界面穿破,溪房的阳台如巨石中的洞口,构成了沿省道界面最具识别性的形式,从溪房阳台看出时,便有了于山洞中观山水的意境。


茶亭、阳台、溪房的这个界面系统,在外部山林的自然和建筑室内之间增加了一层呼吸渗透的缓冲层,山水自然与室内也不再是外部和内部这样简单的二分。它不仅从身体体验上起到空间的界定作用,而且将界面两侧用不同的策略重新建立起新的联系。


 △溪房阳台内景,下部可见溪水




-结构与内部-


原建筑为混凝土框架结构,每层五个相同的客房将由原本东至西1:2:2的三个柱跨等分为五份。鉴于扩大客房面积和当地对民宿客房数量小于15间的要求,我们结合内院对主体建筑主轴线的影响,把房间开间重新分配,由东至西将总面宽分为1.5:1.5:2的三个开间。


△ 对原框架结构的操作

△改造前后客房层平面比较及柱网


同时,设计师将二层背面五间客房取消,拆除东侧两间客房的楼板,并拆除原疏散楼梯一层部分,共同创造了一个两层高的交通系统,获得了一个内部超人尺度的公共空间。这个空间被木饰面墙顶分割包裹,在半层处分出两条路径,分别连接了二层背面的早餐厅和二层及上部的客房。如此,客房区域与早餐厅互不干扰。


△ 阶梯空间,正对玻璃窗内为早餐厅

△ 两层通高大台阶的公共性


餐厅部分的客房隔墙全部拆除,形成了朝向后山的多跨连续空间,结合外部厨房的屋顶露台,设计师为原山房的特色餐饮提供了同样具有山林景观的独立空间。


△餐厅及外部山景露台


客房数量的改变(由30间减少为15间)和平面的变动,使得正立面的客房卫生间也都拥有景观面。相应的,设计师在3—4楼的客房阳台外部增加了细木格栅单元,不仅遮挡了外部直视卫生间的视线,还把阳台结构、门窗等常规建筑构件隐藏,塑造了一个二维板片状的界面。


原建筑辅楼的2层餐饮包间在改造中被设计为一个独立溪景客房,一如水院池底的瓦片,设计师再次利用原建筑上的旧物。经耐候处理后,以幕墙的方式组合起来挂在了这个辅楼的立面。


△普通客房山景,可见右侧洗手间泡池也贴着阳台山景面

△ 超大顶层套间


此外,设计师去掉了原本作为杂物储藏的屋顶,而被缩短的端部柱子通过钢结构加高,重新根据客房的位置设置钢结构平屋面,并在靠近山体的西南角背侧两间客房设置了屋顶loft房型,进一步丰富了客房的类型。


△ Loft房内部


让人惊喜的是15间客房竟有17个汤池,浴室里的灰白水泥墙,宽敞的水泥风泡池,没有五颜六色的铺陈,自然就是最真实的色彩;山泉被引进房间,坐进室内山泉泡池,还可以直面窗外景观;顶层LOFT客房还拥有私密的室外山泉泡池。


△ 一层平面图

△ 四层平面图

△ 四层及Loft阁楼层平面

△ 东西向场地剖面与视线控

△ 南北向场地剖面与视线控制




- 结束语 -


鱼乐山房本着做一个以茶为主题的生态环保民宿的初衷,除了废物利用外,大面积的木色,清水混凝土的汤池、纯白的床品,给人干净清爽之感,透着一股淡淡的禅意。


山房正式运营半年后,设计师对其进行了回访。得知在临安地区民宿业整体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山房的入住率也比预想偏低。但由于客房价格和餐饮特色,山房整体的收入水平依然比之前大幅提高。


并且由于价位的提升,客人素质也相应更好,改造后的空间吸引了更多高素质的客人与团体,客观上也影响着业主夫妇的生活状态,这也是让设计师甚为欣慰的地方和改造的价值所在。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小编,将及时更正、删除。





乡村振兴一站式服务:

李老师‭:16601328868‬‬ (可复制)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