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新龙门客栈》——私家武侠影史top1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3 10: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新龙门客栈(1992

 

新龙门客栈是武侠类型影片的集大成者。
武侠片在走过风风雨雨六十年后(1928年火烧红莲寺),从本片诞生的一刻起,文戏、武戏都达到了一个颠峰状态。这是两岸三地协作的结果,也是老中青三代影人通力合作的产物,也是传统理念与新技术完美融合的临界点。
 
一、源流
 
新龙门客栈翻拍自胡金铨导演的成名作《龙门客栈》。后者是胡导赴台加盟联邦的第一部片子,196710月公映时轰动港台,成为两地票房冠军。因6667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原因,特意取材“明代”于谦冤死的史实,虚构了萧少兹(金兹)搭救忠良之后的故事。新版中的兵部尚书杨宇轩大人,就是大明朝兵部尚书于谦于少保,曹少钦的原型是大太监曹吉祥。
据扮演者石隽回忆,萧少兹原型是萧兹(金兹),官拜中军,明史有传。萧兹因于谦冤案而辞官,一路保护于谦后人远赴充军。胡导曾特意交待石隽:
“在保护于谦一行的过程中,体现出文人指挥官的特质。
萧少兹也就是翻拍后的周淮安,他固然身手不凡,他固然玉树临风,但这些不是核心特质。他身上最吸引人的特质是与生俱来的书卷气,也就是胡金铨心目中标准的“儒侠”形象。(图1


片子原名《充军》,回溯故事原型,可以发现龙门延续的是“野猪林”模式。水浒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段落,就是鲁智深不远千里护送林冲充军的过程。这个过程有明线有暗线,矛盾双方捆绑在一起,以现代的眼光来看,正是绝佳的公路片题材。后半段又有燕青护送卢大官人,也是同一模式。前者是粗鲁汉子仗义救护朋友,后者是义仆救主。两者都是基于个人情感抱打不平,萧少兹护送忠良后人,虽然也有个人情感在起作用,但更多的是出于政治同情,在“家恨”之上还有“国仇”一层,立意似乎更高。
《龙门客栈》的创新发明,还在于拓展了客栈的描写,把矛盾爆发、最后解决集中放置到客栈中去写。胡金铨痴迷老舍研究,自述龙门的创作颇受《茶馆》启发,后又曾夫子自道说:
“我一直觉得我国古代的客栈,尤其是荒野的客栈,实在是最富戏剧性的场所,很少有地方能像它这样时间、空间集中,一切冲突都有可能在这里爆发。”
《龙门客栈》的成功还意外捎带上了“东厂”,这样一个臭名昭著的特务组织,也因此得以扬名海内外。据胡导自己回忆:
“那时007很卖钱,因为007是特务,特务怎么能杀人如草芥?影响不好。于是就想拍一个反特务的,东厂啊什么的就来了。风气一开,几十部戏都是东厂什么的(笑)。”
一个有趣的题外话。正当《龙门客栈》一炮而红时,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自1967年4月20日至1969年10月12日)也正在明报连载。前者的标志性设定,最终大BOSS是个东厂大太监,是否对后者东方不败的形象构思提供了借鉴?不得而知。当然,前者因背景设定在明朝,把矛头指向东厂太监,是顺理成章的事。后者在此基础上对“太监”这一特殊现象进一步挖掘,生发出更独特的文化意象,已超出武侠片大魔头本身了。
 
 
二、幕后
 
有时得感叹世道的不公,那些平平无奇的往往死都死得无声无息,不平凡的连出生都是个异数。
新龙门客栈仅筹拍就经历了重重波折,其中最匪夷所思的是抢拍风波。这事吴思远曾亲身回忆过,必不为虚。本片出品方是思远影业,吴思远是这部影片的幕后主推手(说句题外话,吴氏也是鹰爪铁布衫的导演)。
据吴氏回忆,筹拍之初,从构思剧本,到物色导演,寻求合作演员,各项筹备工作,以及找到胡金铨获得版权,一切都忙得七七八八时,蔡子明突然宣布要横刀夺爱。彼时蔡子明任李连杰经纪人,正准备大展拳脚,打算让李连杰、杨紫琼任男女主角,东厂大太监则由莫少聪出任,甚至连定妆照都拍好(图2)。


苦心经营许久,为他人作了嫁衣。吴思远哪里甘心,四处寻求援手。但蔡氏势力极大,未果,正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之时,事情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反转。某日吴氏与合拍方在酒店谈判,做最后的挣扎。正当谈判进入死局,无力回天时,突然接到姐姐的电话,说刚看到新闻插播,蔡子明被乱枪打死了。
吴氏回忆道:
“所以当时我听了,是又吃惊又好笑,我还说他们不要以为是我找人打的呢。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应该有一个公理在。我就过去跟那两位先生说,我们也不要争论了,我刚刚接到电话,你们那个好友蔡先生,给乱枪打死了。哇,他们两个人的脸刷一下白了。”
事情这么蹊跷,如此凑巧,已足够拍一部剧情片了。至于李连杰扮演周淮安的风采,影迷们只能到2011年的《龙门飞甲》(赵怀安)里去体验了。
熟悉香港影史的影迷也能发现,翻拍龙门客栈之前,徐克与程小东合作的《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已上映。之前拍《笑傲1》时徐老怪与胡金铨闹崩,现在老怪竟然要染指胡导的成名作,孰可忍?所以本片主要人物悉数使用了新名字,挂名导演也成了李惠民,凡此种种也是居间妥协的一种策略吧?
也许,正是由于筹拍过程的种种风波,才导致最后成片时杀机四伏、步步惊心的基调(图3)。幸焉?厄焉?


 
三、改编
 
新旧龙门客栈的改编不大。大概因为原著“充军、投店、野战”三段式剧情已经够完美了,所以主体框架几乎没作调整。只加入了大量香艳戏来调节口味,毕竟两版之间间隔了三十年。三十年来电影工业的变化巨大,无论镜头、节奏、趣味、价值观都已翻天覆地。
最为出彩的当属全新角色黑店老板娘金镶玉,其骚媚入骨却又爱财如命的性格,被张曼玉演绎得淋漓尽致。张曼玉凭借这个角色,甚至提名金马、金像最佳女主。金镶玉的逆袭上位(包括1993年的青蛇逆袭白蛇),反映的正是两性价值观的巨大变化。端庄贤淑的正旦,已逐渐让位于娇俏邪魅的青衣了。
从戏剧功能来分析,林青霞的邱莫言无疑是正牌。正由于以上原因,才导致青霞的消极参予。据徐克亲口回忆,青霞当时的状态已是拍什么戏都需要百般央求,甚至到了后期更因武戏中发生意外,导致眼膜破裂,未完成影片。后来的戏份都是由吴思远临时找来的酷似青霞的施懿完成。
在此基础上,体味剧情上的一些“不谐”的调整,我们依稀可察觉导演的“找补”心理。譬如,影片一开场邱莫言首次登场半路拦截人质的戏份,照常理来说,应该是男主周淮安的戏。因为从戏剧功能来说,初登场应该让男主角一显身手,“稳定军心”。让一名弱女子独挡东厂三大档头,即无可能也无必要,这里显是临时调换成女主戏。
最后黄沙中大决战,三人迎战曹少钦。按剧情发展逻辑,殉死的应该是金镶玉。一者因为金镶玉的性格设置,本已照应了她在大漠中自生自灭的结局。二来因为金镶玉与周淮安的感情戏,已经摆明了这俩人无论如何不可能走到一起。片尾虽然安排金镶玉去找周,但影迷怎能想像这俩人最终在一起的违和场面?唯有尴尬而已。这一场苦情戏转嫁给邱莫言,何偿不是一种妥协?
 
四、武戏
 
当然,以上两出戏武打设计足够精彩,恰到好处地掩盖了情节上的细微不谐。当影迷们惊艳于程小东天马行空的“意识流”武打,快速凌厉的镜头剪辑时,早已对情节上的“异常”不闻不顾了。甄子丹折断配刀,一招漫天花雨,举手之间惊退邱莫言,逼肖地还原了武侠小说中“摘叶伤人”的枭雄特写。(图4


完美无缺的节奏,这是新龙门客栈的足以傲视群侪的究极密诀。
程小东的武打设计与袁和平截然不同,不讲究招式套路,对抗逻辑,纯以剪辑、镜头连缀而成,适合完全不会武术的演员。好看是好看,弊端是风气一开,真功夫演员从此失去市场,集体退群。毕竟这种写意的武打设计,更依赖于创作者的灵感悟性,一般人是很难学到精髓的。可谓“似我者俗,学我者死”。
像黄沙之中三英斗恶监,除了甄子丹是武星外,其他三人都不会一招半式,能拍出最后一战的气势,纯靠镜头与剪辑。这一场恶斗,应是武侠片中最扣人心弦的一战,每次重看都让人窒息,至今无人超越。(图5


最后刁不遇突出奇兵,把甄少的手脚削得只剩下骨架,即突出了恶斗的惨烈,也进一步丑化了大BOSS的形象,堪称武侠荧幕奇景。据说创意出自程小东自己,久为影迷们津津乐道。
像这样深藏不露的“橱房”高手其实早年就有一位。早在1971年,嘉禾出品的第一部电影《天龙八将》中,就有这样一位胖橱子,前期懦弱无能尽显搞笑之能事,最后却突出奇兵,成了击败大BOSS的秘密武器,正巧与刁不遇是同行。
 
 
五、文戏
 
文戏有文导,武戏有武指,这是香港武侠独创的导演双轨制,也由中国人独有的世界观所催生的。二者水准互不影响,制作周期也有保障。这种制度优势在本片身上臻于完美。武戏因程小东的剑走偏锋而出彩,文戏更融诸子百家于一炉而达到颠峰。
“浮萍漂浮本无根,天涯游子君莫问。”
“来,为这个没名没姓的年头干一杯。”
“人说乱世莫诉儿女情,其实乱世儿女情更深。”
这样含义隽永、回味绵长的台词可说是俯拾皆是。有文绉绉的典雅台词,也渗杂了大量西北的粗犷风情,可说刚柔并济相得益彰。金镶玉与邱莫言互脱衣裳,饱受奚落,轰至房顶,转身唱起了西北俚谣:
“八月十五庙门儿开,各种蜡烛摆上来。红蜡烛红,白蜡烛白,小妹我一把攥不过来……”
即体现了天朝南北差异的风俗,也可视作赤裸裸的欲望对故作姿态的文明所作的戏讽。转脸见到单骑而来的周淮安,顺手把“龙门客栈”穿在了身上,又是令人拍案叫绝的临场创意。
当然,最令人激赏的一出戏还是周淮安与邱莫言首次会面。双方在楼道上远远凝视,姿态潇洒,风流尽现。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是传统戏剧的走位、造型。这一幕在武侠片中恐怕也将空前绝后。
 
六、尾声
 
集体起立,致敬。

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