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苏州一个不是景点的千年古镇——芦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6 15: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山海微观”

苏州有最不缺少的就是古镇古村。

随便是谁大概都能脱口而出,

周庄 、同里 、甪直 、木渎……

可是,有这么一些隐秘的,

有着悠久历史和传说的古镇古村,

很少被人提起,

却保留着原生态的 江南 水乡风光。

因到芦墟有点事,在公路指示牌上看到芦墟古镇,开车顺着指示过去,很快导航就提示说距古镇还有150米,于是把车停好,却发现这这里好像不是古镇应该有的模样,打听路过的行人,说古镇就在前面,又走了好一会,还没发现古镇的踪迹,再打听,路人道:前面过一座桥,在十字路口右转便是。
古镇入口没的什么标志物,仿佛与周边融为一体,让人难以发现,这里没有什么游客,极少看到外地人。
实际上,这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镇,但很少被外人所熟知。当地人虽称它为芦墟古镇,但并不像周庄、同里古镇那样有标志性的牌楼,只能凭着对古镇枕河而居的记忆觅见它的踪影。
芦墟镇是苏州市吴江下辖的一个镇,距吴江约50里,北靠太浦河,南至南栅港与浙江省相望,西濒汾湖,东达槐字港。太浦河是黄浦江的源头,这里距上海很近。

太浦河航运发达,流经芦墟古镇北边

古代芦墟称北顾里,三国时已成村落,南朝梁太学博士顾野王之子安饶、安文卜居于此,遂有此名。唐景龙二年,在古芦墟南建泗洲寺,香火颇盛,居民南移,芦墟逐渐繁荣起来。
这里曾是春秋末年吴、越相争的边界,吴国水军在此留下“伍子滩”、“点将台”等史迹地名。其文化底蕴深厚,也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小镇临水而建,傍水而立,港河交叉,河道纵横,水系密布,形成了江南水乡独特的风景线。
明清时期的河道、石桥、民宅、遗迹、名宅散落其间,其中具有300年历史的古石桥观音桥、百年古宅陆宅、怀德堂等属区级保护文物。
芦墟古镇虽不如周边的旅游古镇那么经典,但那原生态未商业化的味道还是值得品味。而老街上有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古民居———跨街楼,尤为引人驻足。这种建筑的楼下类似于现在的室内商业街,一侧紧挨河道,另一侧是店面,中间是街道,店面和街道的顶上是住家楼。从前都能连成一片,下雨天在街上行走是不用撑伞、不用穿雨鞋的,最适合江南的多雨气候。
目前在芦墟古镇上,东南街上的沈氏跨街楼、西南街上的许氏跨街楼、西中街上的怀德堂、陆黄家弄里的黄秀才府第、北栅的“陆泰丰”陆氏府第等五处古民宅,可惜均已年久失修,一些还曾遭受过火灾,逐渐衰落甚至无人居住。
在芦墟古镇能看到从古代到民国到现代的延续景色,一段段的建筑就是小镇走过的一段段时光。芦墟古镇是苏州名气最小的古镇,还保留着江南小镇原有的风貌,在这里是你还能看到古镇真实的样子。
因时间不多,只在古镇上匆匆走过,不及细细品味,但仍觉不虚此行。
▲沿河两边是老街,河岸两侧年代久远的香樟都是那么高大,树叶覆盖着河道。沿街河的古宅新居错落有秩,沿河的老街的老房子拆的所剩无几了。
▲只是在镇子的中心看到地名标志,连古镇都没有写,只说是街区。
▲从古镇中仅存的几段深藏的廊棚中走过,仿佛走在时光的隧道中。这颗散落在江南 、被时间老人蒙上尘埃的明珠,与世无争地和当地百姓平静而又和谐地相处着。
▲古镇没有繁荣的商业氛围,却有多幢独特的具有百年历史的跨街楼群形成了古镇奇特的商贸集市区。跨街楼,与众多江南 古镇的廊棚有异工同曲之妙,为小镇居民提供了遮风挡雨的购物便利。
▲跨街楼又名骑街楼。清中叶至民国时期,芦墟老街的商家民宅几乎全部朝向市河建造,大门临街。街面到河边的驳岸上亦建造楼房,且上层与正屋相连。这样3公尺左右的街路上方是民宅的二楼。跨街楼由此得名。
▲怀德堂为镇人王小圃所建。王小圃,传清朝末年,在芦墟九曲弄口开设“王太原棉纱庄”,经营有方,乃置田数百亩,资产甚丰。在先后买下左邻右舍的旧房后,于民国十五年开始建造怀德堂。
▲时光流逝,这里的街区却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样子,没有商业化的气息,只有素面朝天的质朴,虽老旧却极具韵味。

▲镇上的老人说,以前古镇的过街楼都是成片连在一起的,两旁都是做买卖的商铺,居民走在街上不用担心风吹雨淋。
▲清缓的河水荡漾着,温暖的阳光散在斑驳的古宅粉墙上,青色的河边麻石水埠蜿蜒,长满了青翠茂盛的樟树,挂着串串风铃的枫杨树叶,垂在河边,遮盖了小道,也掩映了半边的河道,满眼绿色,那绿荫深深的老树相伴了一城古镇的人。
▲古镇中的杭氏跨街楼,保存得尚完好。
▲在这个“湿”意满满的季节,下雨天走在街上,不用撑伞也可以一路走很远。
▲仅存的数座跨街楼,都有一段介绍嵌于外墙上,大概是建于清朝中叶至民国时期,曾经风光无比,后来日本鬼子放火烧毁民房殃及过街楼。
▲这个三桥算是古镇的中心位置了,顾名思义是三座桥连在一起的意思,可惜都是后来重建的。
古镇中几乎看不到年轻人了。
▲在这里仿佛走在时光的隧道中。几十年前的物件自然地放在那里,没有一丝不协调。
▲曾经的宣传栏。。。
▲芦墟的名字也很诗情画意:“芦苇丛生中的一个小村落”。芦墟周边湖泊丛生,四面皆水,古时进镇非舟渡不可。
▲古镇里有一个荒废的企业,到里面逛逛依稀可以发现曾经的辉煌。。。
▲时光流逝,这里的街区却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样子,没有商业化的气息,只有素面朝天的质朴,虽老旧却极具韵味。
▲去芦墟古镇看一眼原汁原味的、生活着的江南。
▲这真是一座生活着的古镇,街区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样子,没有任何包装过的痕迹,有的只是素面朝天的质朴,虽老旧却极具韵味。
▲古镇中保留尚好的还有三处,分别是芦墟跨街楼、许氏跨街楼和沈氏跨街楼。
▲这里仍然保留着原生态的江南水乡风光。
▲高大的香樟树未经修剪,肆意生长在河的两岸,浓荫密布,不但为行人遮挡着炎炎夏日,更是为河道覆上了一顶油绿绿的华盖。
▲这里几乎没有游客。当地人虽称它为芦墟古镇,但这里没有大多数古镇那样的标志性牌楼。
▲芦墟古镇无须门票也没有列入景点 。
▲这座桥很早以前叫做泰生桥,因为桥边有座观音庵,所以改叫了观音桥。一个多小时的闲逛,回头又拍了一张。


...  The End  ...


    欢迎关注山海微观    


关注地理课堂教学,探索地理风土人情


感谢耐心读完,喜欢就点在看


文中部分图片和资料来源于网络


〖点击关键词,直达往期姑苏风情 

坐落在皇帝粮仓中的古镇——沙溪香雪海是什么?苏州黄埭有一位中国历史上最多产的文豪---冯梦龙昆山奥灶面藏书羊肉麻将起源苏州的名街巷苏州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九处园林苏州的桥吴语区的变化苏州砚瓦山野外地质考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