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蚕的前世今生、
一根丝的华丽蜕变、 一片绸的沧海桑田, “丝梦千年”有多精彩? 新晋的余杭区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杭州瓶窑蚕桑文化馆 可以给你答案~ 今天小余儿带大家了解瓶窑蚕桑文化馆
蚕桑文化馆为何花落瓶窑?
瓶窑毗邻苕溪,依山傍水,处余杭天府之地、鱼米之乡,自古盛产蚕桑。
这里也是良渚遗址核心区,附近的前山漾遗址中曾出土了丝绸实物,实证了这里5000多年的蚕桑文化。
到了秦汉时期,瓶窑已经有了关于养蚕种桑的文字记载;明代,更是“桑树蔽野,户户皆蚕”;新中国成立后,瓶窑的蚕桑业再现辉煌。
上世纪50年代,“瓶窑茧站”建成,见证了60、70年代瓶窑蚕桑业的盛极一时,随后渐渐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直到2018年经修缮一新后,以“杭州瓶窑蚕桑文化馆”的崭新面貌回归人们的视野。
瓶窑蚕桑文化馆建筑上延续了昔日的“解放风”,分为上下两层,其中展陈馆面积约占一半,1500平方,都在一层,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是蚕桑之源,从上古时期的“先蚕”圣母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说起,分解了之后各朝各代的蚕桑文化、技术变革、海陆丝绸之路和瓶窑杭嘉湖蚕区的故事,俨然一部跨越5000多年的中华蚕桑文明史。
第二单元是蚕桑之脉,细数了桑树的品种、结构、利用和种植技术,以及蚕宝宝短短50多天的一生里,是如何4次进化,怎样吐丝、破茧成蝶的。
为了让孩子更直观地看懂这个过程,展厅的4台触屏电脑里安装了“养蚕大王”游戏,孩子们动动手指,就能指挥蚕宝宝吃桑叶、吐丝成茧,羽化成蝶、收获蚕茧……
文化馆一个个小单元房间里,实物和模型重现的是养蚕、高温烘茧、煮茧缫丝、剥茧丝绵、蚕茧分类、经纬织绸等场景,还融入了养蚕的乡风民俗和民间传说。
蚕室蚕具上躲着的一只泥猫让孩子们忍俊不禁,可别小看了这些泥塑假猫,它们可是有800多年历史,为的是吓跑喜欢吃蚕的老鼠。
第三单元是蚕桑之韵,着重介绍了余杭的世界级非遗“清水丝绵”。让人惊讶的是,昔日的朝廷贡品的“清水丝绵”竟是用不宜缫丝的次等蚕茧加工而成的,经水净漂清、技巧精细制作后竟白而无杂,不禁让人感慨,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蚕桑文化馆专门开设了第二课堂,古风国学设计的教室里,可同时容纳42名孩子学蚕桑文化。一系列第二课堂体验项目和奇妙的玩法,将颠覆你的对蚕桑的认识。
你可以选择画戏曲蚕茧,既新奇又颇具挑战:在圆滚滚、表面凹凸不平又小巧的蚕茧上作画并不容易,首先你要精挑细选适合作画的蚕茧,个头也要差不多;其次,在选定的蚕茧上绘画白、红、蓝、紫色的京剧脸谱,当白脸的“曹操”,红脸“关羽”在孩子手里栩栩如生诞生时,那种喜悦别提有多棒。
△图片供仅供参考
你还可以体验手工做茧花,可以想象吗?当一个个被蚕茧被染成五颜六色,用高超的手法制作成蚕花,插花出魅力四射的郁金香群、玫瑰群的模样,孩子的幸福感会随着蚕花似锦油然而生。
△图片供仅供参考
如果对自己的绘画实力足够自信,你还可以体验画丝绸扇面,在蚕丝团扇上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力,画荷塘月色、星空、卡通人物等等想表达的童趣和意境。
目前文化馆有3位‘清水丝绵’的非遗传承人,下个月将把蚕桑文化馆的二楼也用起来,引进织绸工作室,发展蚕桑刺绣和蚕茧衍生产品。
△以嫘祖为原型的小蚕娘文创设计
瓶窑蚕桑文化馆地址:瓶窑老街入口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 票价:免费(活动另行收费)
5月30日开始,蚕桑文化馆将举行为期3天的“和小蚕娘开启瓶窑蚕桑文化发现之旅”(票价35元/人)。领取小蚕娘打卡地图、贴纸,集齐3个通关印章可获赠由小蚕娘赠送礼品一份哦~
本文由余杭文旅整理编辑 素材来源:余杭发布 摄影/朱关城、施振东 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快点个“好看”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点个可爱的小花花~ 去玩去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