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金昌波 周元 7月17日,在位于海口日月广场的免税店里,来自湖南长沙的何珍春女士选中一块心仪已久的高档手表,并成功下单。按照航班安排,两天后,她将凭借本人身份证前往美兰机场提货点领取货物并离开海南。 “这是我第一次来海南免税购物。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我快速确认身份、航班信息,整个购买过程十分流畅、顺利。”何珍春女士说。在这次“无感知”的愉快购物体验背后,全流程都有相关部门的监管保障。 据悉,自今年7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调整实施以来,海南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切实压实既要把政策“用好用足”、又要把风险“管得住”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专业优势,深化“防查堵罚”工作机制,强化离岛免税走私风险监管,为离岛免税购物新政落地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7月1日至15日,全省累计销售10.7亿元,日均7100多万元,比6月份日均销售额增长三成多,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严防 大数据多“跑路”,“无感知”管控全覆盖 “大幅放宽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对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引导境外消费回流、让全国人民从自贸港建设中增强获得感都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为监管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海口海关缉私局负责人表示,“如何保障政策平稳落地,切实把套购走私风险防住,是必须回答的重大命题。” 在这方面,海南想在前、走在前。从今年4月1日起,《海南省反走私暂行条例》正式开始实施,标志着我省反走私工作踏上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6月8日,省委书记刘赐贵在国新办举行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出“六个决不允许”,其中之一就是决不允许通过货物贸易走私。 7月1日,在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调整后实施的第一天,省委书记刘赐贵、省长沈晓明来到新海港免税购物提货点、日月广场免税店等地实地走访,强调要坚决落实“管得住”的政治责任,依法依规出台监管措施,精准打击各类走私、倒卖、代购免税品牟利等违法行为,建立失信行为认定机制,切实防范化解可能存在的风险。此后,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现场调研,对规范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监管工作进行部署。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海南离岛免税走私风险监管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尽量多地通过大数据、信息化手段进行严密监管,二是尽量朝‘无感知’方向推进,最大程度减少核验次数,给旅客提供舒心、便利的购物环境。”海口海关缉私局负责人说。 建设海南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正是我省防范风险、实现“管得住”目标的重要举措。“省委、省政府超前谋划,去年以来,明确把社管平台作为制度创新重点工程强力推进。目前,平台已经基本满足当前时序开放政策的监管要求。”省大数据管理局总架构师、海南社管平台规划设计与指导组组长马利表示,社管平台由“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管理系统、社会管理监管系统、口岸监管系统“三道防线”构成,接入了多种前端感知手段,初步形成近海、岸线、岛内三道防控圈。 据马利介绍,平台整体架构为“1561”,即:一个总体平台,“环岛边海防立体管控分平台、综治分平台、公安分平台、应急消防分平台、口岸监管分平台”五个业务平台,“人流进出岛信息管理系统、物流进出岛信息管理系统、资金流进出岛信息管理系统、特殊进口商品流管理系统、通信大数据系统和网络空间风险管控系统”六个功能系统,一套全省统一的社管平台信息基础设施。“在实际运行中,总体平台通过融合分平台、功能系统以及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主动预测预警,一旦发现离岛免税苗头性套购走私行为,能够及时指挥调度相关部门进行打击。”马利说。 “每天,我们把各个免税店销售数据报送给社管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精准发现谁是套购,谁是违规购买。”海南省免税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智勇表示,7月10日起,海关总署施行新修订的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监管办法,对免税品销售监管、免税品提离监管、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作为离岛免税购物经营主体,我们严格按照海关监管办法执行,规范免税店购物流程,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并要求签订不参与任何代购牟利行为的承诺书,同时对举报套购走私行为的员工进行奖励,全面规范销售行为。” 在防“内鬼”的同时,强化免税品销售流程监管。“通过电子监管、海关驻场监管、信息系统监管等方式,海南免税品进口、出入库、销售、配送、提货和离岛等全流程,都置于严密监管之下。”谢智勇说,“每一件商品都由本人持本人身份证购买,谁买了货、买了什么货、买了多少货、付了多少钱、谁提的货,都一目了然,外界对此无须担忧。” 严查 精准打击套购走私团伙,及时把苗头遏制住 走进海南各大免税店、提货窗口,滚动播放的警示标语非常显眼:“套购免税品牟利可能构成走私违法犯罪”“非法出借个人额度牟利可能承担法律责任”“严禁利用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进行走私犯罪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