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提示】共接待游客2129.67万人次!中秋国庆假日上海文旅市场全面加速复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6 22: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市文化旅游局介绍,中秋国庆八天长假,本市文旅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中秋国庆假日本市共接待游客2129.67万人次。本市主要旅游景区(点)八天累计接待游客925万人次,同比增长25%。上海文旅市场正全面加速复苏,已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并致力于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助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详见↓



摄影:王雨青



2023年中秋国庆长假,市文化旅游局会同各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全国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中秋国庆假期的各项部署要求,抢抓上海旅游节和亚运盛会叠加的节赛良机,守正创新丰富假日供给,科学高效优化市场服务,高度负责抓实行业安全,牢牢把握文旅复苏加速的确定性,合力共建文旅促消费稳增长的“假日样本”,更好赋能城市经济提升和人民美好生活。八天长假,本市文旅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中秋国庆假日本市共接待游客2129.67万人次。据上海银联统计测算,中秋国庆假日期间,上海地区含吃、住、行、游、购、娱等全要素旅游消费交易总金额为292.38亿元,同比增长29.70%。中秋国庆长假期间,本市星级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为52.70%,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其他宾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为54.20%,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本市主要旅游景区(点)八天累计接待游客925万人次,同比增长25%。中秋国庆假日,上海文旅市场正全面加速复苏,已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并致力于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助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


上海:优质供给扩大需求,品质服务提升体验


本次中秋国庆长假,本市突出文商融合,聚力优质供给,推出金秋百项文旅臻选特别推荐,包含“观文博”“看美展”“赏好剧”“听歌会”“来海考”五大板块共300余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文旅特色产品,充分呈现上海文旅“都市型、综合性、国际化”的鲜明特色,努力打造“品质”“体验”“多元”和“安全”的高质量文旅消费体验,助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假日期间,本市文旅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四大特点:


(一)“新消费”引领时尚,业态焕新激发活力

受上半年居民出行和接触性消费政策宽松、发布促进消费措施等多重利好影响,本次长假市民游客的出游意愿和消费需求同步正向释放。“文旅+”“+文旅”业态融合助推各类假日新体验、新玩法推陈出新,假日经济长虹效应日益显现。


国庆长假,科技创新文旅项目为假日注入新活力。《消失的法老》假日预订率超过90%,更于10月1日当天创下开业新高。《风起洛阳》《火星营救》《昆仑迷宫》等元宇宙体验项目亦是一票难求。


一批文旅融合新型消费项目迎来客流高峰,“一江一河”等最美城市地标成为假日超大流量入口,黄浦江游览国庆主题航班成为新亮点,苏州河旅游水上航线假日上座率超过90%,新推出的音乐航线班班售罄。


苏州河旅游水上航线“音乐航线”


体现上海文旅综合性的枢纽型度假区增势强劲。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国庆假期特别呈现的城堡投影秀、迪士尼小镇“2023上海美好生活节”等活动,串联区内购物、亲子活动和生态空间等元素,实现活动场景多元化。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海昌海洋公园等有较强IP属性、带有主题的度假产品广受欢迎。崇明亲子游、露营游等旅游项目持续保持热度,高质量陪伴、沉浸式体验愈发受到游客青睐,全区中高端酒店、民宿入住率超过七成。


围绕街区和商圈展开的“城市逛吃”正悄然成为年轻人假期出行的新选择。美团数据显示,长假期间,上海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超90%,上海团圆主题套餐的订单量同比增长178%,五角场商圈登上全国美食热搜榜。据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长假期间本市酒店业务订单量和营收分别同比增长72%和64%。


静安区联动区内千家优质品牌商户,发放5万份“闪耀消费券”,带动假日新玩法。金山区推出“玩转金山”特惠套票和民宿优惠月活动。位于苏州河水岸的鸿寿坊和首座对望千年古刹的商区龙华会均于长假期间开门迎客,已悄然成为上海新的文商旅网红打卡点。


(二)“节展赛”重装回归,都市旅游优势凸显

今年中秋国庆八天超长假期,正逢第34届上海旅游节焕新归来,杭州亚运会和上海各类国际顶级赛事激战正酣之时。上海文旅抢抓节展赛事重装归来良机,用足金秋时节重大盛事虹吸效应。长假期间,“半马苏河”文化旅游节、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奉贤旅游风筝会等上海旅游节经典品牌活动迭代升级,携手市民游客重温记忆中的难忘画面。上海网球大师杯、国际滑联2023上海超级杯等国际顶级体育赛事让体育迷为之雀跃。


沈伟作品《融》2023版



文博美展好剧假日供应充足,上海博物馆举办《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上海历史博物馆举办《铭心——20世纪胸针艺术展》,闵行博物馆举办万历文物特展。中华艺术宫推出“海上风华——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项目成果展”,2023静安国际光影节演绎多场沉浸式互动光影秀。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多部作品率先登台,沈伟作品《融》2023版10月1日起在全新揭幕的西岸穹顶艺术中心连演20场,罗马芭蕾舞团舞剧《朱丽叶与罗密欧》、跨界美声天后凯瑟琳·詹金斯2023上海演唱会先后登台前滩31演艺中心,俄罗斯第一女高音安娜·奈瑞贝科独唱音乐会作为旅游节的闭幕演出引发关注。


(三)“国潮风”点亮假日,传统文化闪耀双节


2023朱泾花灯文化旅游


长假期间,围绕中秋佳节蕴含的民俗民风,一系列颇具仪式感的国潮游园类活动竞相举办,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徐汇区经典活动唐韵中秋仅举办两天,即迎来20万游客;今潮8弄“月漾诗华”中秋灯会携手朱敬一与知名设计团队弗爱设计联袂推出“月漾诗华”系列书法艺术装置;虹口区创新打造“国潮四季”2023年中秋系列活动;古猗园举办南翔国潮大会;朱泾古镇推出2023朱泾花灯文化旅游节;上海方塔园举办“花好月圆 悦享金秋”秋季文化游园会。由东方卫视制作的品牌综艺《朤月东方·中秋奇遇夜》融合诗歌、戏曲与流行歌舞,在9月30日首播后揽获全网热搜112个,话题阅读量超过5.5亿次。


(四)“体验游”渐成主流,全域服务彰显温度

中秋国庆长假,多层次、差异化的旅游产品让游客更加深度地感受上海、乐游上海,更具吸引力的体验型旅游产品成为上海全力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的优势资源。围绕当下“citywalk”的潮流趋势,本市在假日期间推出一批精品化的城市微游体验内容。上海旅游节发布的十大惠民游系列产品、十条金秋海派城市考古旅游线,吸引了市民游客一起发现上海、体验上海、分享上海。玫瑰婚典活动推出上海最出片的25个“致爱地标”;松江区免费送出2000本文旅护照,涵盖人文松江的十条精品游线;杨浦区编制发放《乐游杨浦CITYWALK》手册;宝山区推出微游邮轮旅游度假区特别版。


暖心细致的全域文旅服务是又一个游客喜欢上海的重要理由。覆盖市、区、街镇的239家公共图书馆、19家文化馆、220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61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应开尽开”,精心策划了“爱党爱国‘红’”“中秋团圆‘暖’”“国风国潮‘火’”“城市考古‘热’”等四大系列活动,尤其是重点关注辖区独居老人、外卖骑手、务工人员等群体,邀请其共同参与,营造“社区大家庭”的暖意氛围。全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根据节假日大客流实际,采取增派人员、延时开放等措施,在提供基本咨询服务的基础上,努力彰显“城市迎客厅、上海第一站”的重要作用。长宁区假日发布17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品质点位,让家门口的好文旅更加深入人心。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为营造节日氛围,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本市各级文旅部门也通过各类旅游市场主体的窗口功能和上海数字文旅中心的“一网统管”平台功能,积极引导游客理性消费、错峰出行、文明出游,树立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



全国:“双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

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势头强劲,全国假日市场平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中秋节、国庆节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5%。



中秋遇上国庆,“前半程团圆、后半程旅游”特征较为明显,群众假日出游意愿得到集中释放,中远程旅游实现较高增长,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热门景区消费活跃度持续高位运行,旅游需求多样性和个性化并存,“热点更热、冷点不冷”现象突出。文化和旅游行业结合假日特点,通过“旅游+”融合演艺、体育、非遗等,推出一系列体验丰富、备受游客青睐的活动和产品。


文化和旅游活动精彩纷呈。文化和旅游部启动2023年“山河秋韵”全国旅游宣传推广,联动各地围绕金秋文旅推广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生动展示长城秋色、醉美红叶、乡村秋景、民俗物候等金秋文旅魅力,以秋天之美成旅游之邀,以旅游之乐添生活之彩。江西、河南、浙江等地结合中秋国庆主题,开展特色鲜明的节日主题活动,为游客带来精彩的假日体验。江西南昌以“风景这边独好”为主题,举办国庆烟花晚会,吸引市民和游客观看。河南焦作云台山景区数万游客传递巨幅国旗,共同唱响《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爱国歌曲。浙江借助亚运会推出“看亚运 游浙里”十大亚运文旅精品线路。


文化和旅游活动深度融合成为亮点。中秋国庆期间正值国家艺术院团演出演播季,多部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在北京、上海、内蒙古等地上演,为群众带来丰富节日大餐的同时,带动了当地旅游消费。黑龙江举办首届金秋演艺旅游节,推出优秀剧目展演、音乐会、曲艺小剧场话剧等不同艺术形式的多个系列专场演出,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观演需要。广东、湖南、陕西、四川、山西、海南等地举办特色鲜明的赏灯观月、文艺表演、巡游等系列活动。智慧旅游沉浸式新产品新场景成为消费新热点,深受年轻游客喜爱。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举办“桂月秋思·望长安”系列活动,夜上黄鹤楼、尼山圣境、上海天文馆等沉浸式游戏、研学等丰富业态为游客提供多样化体验。


文化和旅游消费增长迅猛。文化和旅游部举办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活动,推出149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69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河北推出的“登山采摘乡村休闲之旅”,带领游客一起走进美丽乡村,赏秋景、享秋实。江苏、湖北、宁夏、重庆、内蒙古等地推出发放文旅消费券和门票特价等举措,激发游客消费热情。江苏盐城发放1.1亿元文商旅消费券释放消费潜力,内蒙古制定“秋季旅游专列、包机和招徕区内外游客”奖补政策。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体现,夜间消费活力进一步激发。根据中国联通数据监测,9月28日18时至10月6日6时,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1.12亿人次,平均每个集聚区每夜5.76万人次,较2022年国庆节假期增长68.7%。



资料:文旅部、市文化旅游局

编辑:林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