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解读|上半年成绩单出炉,你给银行打几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7 15: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又是一年银行中报时。照例,蓝翼等各主流银行的报告发布完,来梳理下数据——看看 2023 年上半年,各银行的信用卡业绩表现如何,以及从中能窥见哪些趋势。不过注意:由于广发尚未上市,所以没有半年报的数据……

整体来看,和 2023 开年百业待兴的阵势相比,信用卡这边的消费数据看来有些平淡。不知道是不是银行还在从严收紧、强化风控的调整期的原因。具体的咱们逐一来看。

消费额:整体比 2022 年同期差


先来看看消费额,可以发现 2023 年半年报的情况明显比 2022 年半年报要差。

首先是消费额和去年同期相比,各家银行全部都是下滑,就连像招行、建行、浦发和邮储这几个标杆行,也仅仅是下降幅度小一些而已。

那再来看看完成比例。2023 上半年/ 2022 整年这个数据,依然不如去年同样时段的完成情况,这还是 2023 年上半年有复苏加成的情况下,估计今年全年消费额数据也是压力山大啊。

在消费额的 2023 上半年/2022 整年数据中,招行、建行、中信和邮储占有,尤其招商银行一马当先,看来餐饮地推和分区域的社群维护,还是有效的?

从消费来看,蓝翼猜测一方面是大家都有意识地在存钱,另一方面则是随着银行风控越来越严格,套现的比例大幅缩减,或许现在这个数据,才更接近于真实?


发卡量/人均消费额:清理&调整进行时


再来看看从卡量和人均消费额着眼,看看有什么发现。

应该说自从 2022 年央行发布新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连续18个月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本机构总发卡量的比例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20%。超过该比例的银行不得新增发卡」之后,发卡量就不再是银行关注的重点,反而是用怎样的策略去清理睡眠卡,优化结构。

从上半年的数据看,四大行像工行、农行开始调整的比较早,在卡量上已经进入平稳期。而像建行、招行和平安则正在对卡量进行大刀阔斧的修剪;同时,兴业和中信则是任凭卡量快速递增,或许是希望在拉新和清理睡眠用户之间达到动态平衡?不得不说这样风险也蛮大的。

至于人均消费额,得益于银行自查自纠,建行和招行都保持了增长的趋势,不过其他银行则陷入不同的下跌之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兴业银行,它的人均消费竟然下跌了 20%,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不良率/透支余额:有的升高,有的不发布


再来看看透支余额和不良率阶段,这里蓝翼先吐槽一下:光大和华夏都没有公布不良率,这可要不得啊!≤2% 的不良率包括招行、建行、农行、中行和邮储,也就是说六大行里的四家加上招行,意外的是工行和交行不在其中,并且它们的不良率增高还蛮明显的,值得注意。此外敢于升高自己的透支余额的银行,也在这 5 家银行里面,值得夸奖!

央行: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在央行新规的压力下,银行纷纷开始对无交易的卡进行关停处理,2023 年 Q2 继续维持开卡数量呈下降趋势,看来监管的压力正在起效。

发卡数量受限,银行就开始在存量客户的促消费上面下功夫,卡均授信额度正在稳步上涨,但是逾期半年未偿信贷却又有抬头向上趋势,各家银行该小心咯。

另外,蓝翼还发现了个有趣的数据: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金额/笔数图,讲人话就是: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平均每笔多少钱?

在 2016 年的统计里,它还是 600 元出头;到了 2018 年,降到不到 400 元,并且迎来了一个总规模(笔数和总额)的快速增长。但是 2022 年就显示出疲态,明显可以看出总金额到了一个峰值就上不去了,笔数倒是增加了一些。

这也可以约略看出国内快捷支付市场的一个发展脉络。想起来有朋友说,现在信用卡的真实消费基本都在线上的渠道,线下除了境外,境内大都是套现……快捷支付给信用卡行业带来的改变可见一斑。

结语


整体来看,2023 年上半年信用卡市场的表现,延续了自 2022 年央行新规发布一样的态势——从快速增长向内部优化调整转变。疫情后放开的刺激,并没有在上半年的信用卡数据中得到直观体现。

蓝翼猜测这或许与银行强化风控,严打信用卡套现有关,普通用户日常消费的增长,还不足以抵消套现的部分。另外就是境外游恢复的没有想象的快,不知道即将到来的十一旺季,能不能拉动一些境外刷卡消费呢?

大家对银行上半年的成绩单如何看?留言里说说?

因文中包含产品/活动信息,根据平台规范要求,增加「广告」标识


欢迎 关注收藏 蓝翼的公众号

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