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航博,最显眼的一架战机就是被做成航博官标的歼12。中国空军摆脱苏联制式飞机系列设计格局以后,第一架从机体设计到部件制造完全由中国自行研制的轻型喷气战斗机。歼12是世界上最轻的喷气式战机。当时的设计思路就是设计一款轻型高速的战斗机,与世界战斗机的主流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再加上采用的是老式的机头进气方式,项目最终下马。
官标的附近,是一排歼6。其中有非常少见的东风-102。东风102的后机身是参照米格-19设计的,前机身做出了不少的改动,所以细致观察可以看出与歼-6的不同。机头处为了突破音障采用了锥形机头。
在歼6的后期改型中,为了增强歼6的全天候作战能力,在机头加装了雷达。由于机头进气的原因,中间的锥体空间小,不便安装,于是安装在了进气口的上侧(绿色涂装处),外形很独特。同期的F-86,米格19等机头进气型号都采用过这种设计。
歼6展区很好地展现了歼6系列的发展史,从开始单纯地仿制,到采用锥形机头,再到加装雷达,歼6从一款只有机炮作为武器的老式喷气式战机变成了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超音速能力更强的战机。只可惜后续改造工程完成的时间太晚,仍很难与同期其他国家的主力战机扳手腕。
离开歼6展区,我们来到了歼7和歼5的展区,两代老机面对面排开。左边的歼5展区比较普通,这也是因为歼5本身没什么过多的改型。值得一提的是歼教-5,作为中国第一款喷气式教练机,在当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代替歼教1成为了我军大规模装备的第一款教练机。同时,歼教5不光帮助军队完成了飞行员的培养,也帮助培养了第一批驾驶喷气机的民航飞行员。
和歼6展区一样,歼7展区同样很好地展现出了歼7型号的发展历程。从歼7不同型号的机背就可以看出来区别。歼7Ⅰ和歼7Ⅱ是测绘仿制米格-21Ф-13得到,采用小背鳍设计,而歼7Ⅲ仿制米格-21MF采用了大背鳍设计,之后的型号又回到了最初的设计。这种设计的大致原因是,米格21本身机身结构紧凑,没有太多的位置布置燃油。为了增大航程,米格21采用了加高加厚背鳍的设计来搭载更多的燃油。可这种设计大大缩小了后视视野,减弱了米格21的格斗能力。后期歼7又减小了背鳍,仅为必要的航电设备留出空间。
后期为了改善低速性能,歼7E往后的型号采用了双三角翼设计,也是中国在气动上做出的一个大迈步。
在歼7展区的后面藏了一架歼8Ⅰ型和歼8Ⅱ型,还有一架最初的歼8白天型(机头加装防尘罩)。其中歼8Ⅰ型就是停在我们学校沙河校区的那一架。作为我国第一架服役的自主研发的战斗机。由于技术原因,歼8最开始采用的是机头进气,同时为了提升高空高速性,歼8Ⅰ型看起来就像是一根笔直的烧火棍。后期为了搭载更大的雷达,拥有更好的空战能力,设计师们决定采用两侧进气。可中国上一个自己研制的两侧进气的飞机还是强5,强5是亚音速,和歼8有天差地别。那个年代的实验条件下也没办法开展2倍音速下的风洞实验。最终,设计师们在参考了米格23的进气道后完成了歼8Ⅱ型的设计。也就有了保卫祖国天空三十多年的歼8Ⅱ型。
歼5展区后方还藏着不少的强5攻击机。强5由歼6将机头进气改成两侧进气,再加装了对地作战的航电设备。强5可以投射战术核武器、氢弹,具有较强的打击能力。在飞豹服役前,强5一直担任着中国空军对地攻击的重任。我们还发现了稀有的强5J型教练机,于20世纪初才改装完成。
除了强5,展区里还有三架初教6。这种皮糙肉厚的教练机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不光我军大量装备且服役至今,也大量出口到外国并广受好评。到现在,大部分解放军飞行员所飞的第一架飞机都是它。今年的长春航展上它也大放异彩,参与了飞行表演。
在展区外,我们还发现了一架志愿军涂装的米格15,记录着那个年代的战火纷飞。
航博中的展品绘出了一幅中国空军发展史,也是设计师们的奋斗史。歼6,歼7等各型从原型机发展为各型飞机,功能不断多样化,性能不断变好,这是中国航空人共同奋斗的结果。作为后辈的我们更要敢于创新,把我们航空事业的科技树往更远更广的地方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