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秋江垂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31 22: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天在查看渔隐图时,意外发现这一幅画,画中沒有任何题跋,画外也没任何说明,左则仅留有“《寒江独钓图》,东京国立博物估馆藏”字样。这两天继续查找该图资料,对照,校样,发现诸多前辈述说是宋代画师马远所作。因不是行内中人,也没有在史料中查到马远本人介绍,仅在少部分画谱中对马远略有简介,但无实证。因其传画有多幅,所以根据其他画卷考知其为南宋宫廷画师,其生卒年一概不详,基本事迹更无考,只知其曾祖至其子一共五代七人均为宫廷画师,也只能猜测大概的生活年代。

         在马远遗留的画作当中,我独偏爱此幅“《寒江独钓图》”,除了好奇外,对画师隐藏的信息欲拔开云雾之心顿起。书房藏有清初吴其贞著《书画记》一书,查之有录《马远秋江垂钓图绢画斗方》:“气色尚佳,画法工细,虽为水墨,而实效小李将军,为超妙入神作也。以上三图观于夏季。远,夏邑人,骨董前辈也。予购其秋江垂钓图并元人书札三纸。”从吴其贞的记录并结合相关资料看,吴其贞疑似收藏过这一幅画,并对马远及其画评价颇高,不过当时叫《秋江垂钓图》。秋江,并不是地名,也不是秋天的江河,而是一种泛指,可能是一诗词曲牌名,也可能是一卷书或画的代称。比如这幅画就叫《秋江垂钓图》,属泛指一类,意为普遍性的,不确性的人或物。

        现在滑稽的是大家都叫这幅画为《寒江独钓图》,包括多位权威老前辈亦如此认为,并对画意解读表达为一种超脱自然的人生境界,画面留白,人与物简洁,突出“寒”与“独”的艺术表达,属独树一帜的画技。个人认为可能不妥,这需要从马远及其所处的时代来审视这幅看似简约但实藏深意的画图。

         首先从画名的改变谈起。如果吴其贞所记的画为该幅垂钓图,那么画名的更改可能是后人所为,可能受到唐朝诗人柳宗元那诗《江雪》的影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所作的五言律诗,想表达的是虽然环境恶劣,人受到打击后所体现的孤独感,但依然表现出一种屈强不低头的斗争精神。后人想借柳宗元这首诗的意义解读于马远的《秋江垂钓园》,其实是弄巧成拙,因为只能解读其一,不能解读其二。马远的画所隐匿的意义比《江雪》深奥得多。

        其次,从画的内容看,一舟一翁一钓竿,实在太简陋了!如果不仔细看,江面细若蚊腿的水波是不容易看到的。俗话说,大道至简,也许马远的心思全表现在这里。在有限的资料里得知马远生活在南宋初中期,大概在光宗赵惇和宁宗赵扩时期。这个时候南宋初定后,经济与文化得到一定的发展,虽然偏居江南,但收复中原成为朝野心中永远的痛。曾祖父马贲为宣和画室待诏,祖父马兴祖南渡依然为宫廷画师,父马世荣画声卓越,到马远时成为赤手可热的画师,可能是得到朝中权贵的欣赏。其画法取一角而成,或半边而就,被人戏称为马一角,或马半边。这幅秋江垂钓图可能是他的画技反映及政治态度的表达。作为生活在南宋初中期的宫廷画师,不可能不知道靖康之耻。其祖父马兴初能够在混乱的京城逃出南渡,并依然任职于画室,说明马氏一族的能力很强,并有自家画风。画师除了用画笔描述看得到的景象外,还把心意融进画里。这幅秋江垂钓图没有画高山流水花草树木,甚至人像也许显得多余。大半江山丢了,只剩一汪残水,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危机四伏。人显得孤单力薄,舟也是前倾后仰,极不安全,船篷那么矮小,已经遮挡不了风雨,蓑笠着身已裹不住内心的寒冷。只有眼前的鱼竿可能还让人有点念想,怕鱼上钩,又怕鱼不来。这些烟波钓徒充满矛盾,面对家国之事,有理想,但又无能为力,只能靠这些苍白的画面表达内心的想法。

      画面沒有周围环境,一草一木不见,一石一土皆无,表达壮丽江山已不复存在;舟篷破小,难以容人,意为环境极其恶劣,勉强立身;唯有渔人,倦坐船头,以期一尾鲜活,或只想在空旷的江面上得一时光消磨,孤苦悲戚,握在一钓间。画家以这种以小见大,以虚描实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渴望,这是理想家惯用的手法,也是士大夫另一种无奈的抗争。

      钓徒的心态其实也是种博弈。史上最牛的钓徒可能是姜太公,运气好得爆棚,因为“钓”到了周文王。如果算上诸葛孔明这种围猎者,那么祈求突遇神人的孤注一掷只能是儒家文化体系里最吸引人但也是最无助的一种逃避,这是弱势者的单一合唱片。


                          2022年5月31日







《书画记》里的《秋江垂钓图》记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