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事关出入境的一些动向让业内人士纷纷狂喜,激动程度不亚于当初入境隔离政策从“14+7”变成“7+3”。
文旅部修订《边境游管理办法》,金砖国家旅游部长会议在桂林成功召开,领导人疫后首次出国访问,香港入境检疫措施改为“0+3”……
这一系列动作基本上等同于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希望加入疫后经济全球化。
疫情前后不幸“夭折”的邮轮旅游也迅速从中窥见了商机。
“钻石公主”号:不幸的开始
时间倒回到2020年。
“让2020年成为最好的一年”,这艘服役了近17年的豪华邮轮官网上写着。
1月20日,号称“海上五星级酒店”的“钻石公主”号邮轮从日本横滨出发。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的2666名旅客和1045名船员共同享受这次旅程。按照计划,“钻石公主”号将途经鹿儿岛、中国香港、越南、中国台湾、那霸,最后于2月4日6点半返回横滨。
这时候还没有人会想到,这场原本只有16天的海上旅行,整整持续了56天。
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新冠确诊病例数值快速上升。
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全球相关数据
自此,全世界范围内邮轮旅游业务基本全线停摆。
皇家加勒比:快速发展的标志
2009年,隶属于世界第二大邮轮集团的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进入中国市场。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其他四家国际邮轮公司(包括隶属于全球第三大邮轮集团的MSC地中海邮轮)先后“高调”进军中国市场。
依托邮轮产业的巨大潜力、强大的政策支撑和国际邮轮的纷纷布局,邮轮旅游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而皇家加勒比的加入,无疑成为中国邮轮快速发展的标志。
COVID-19爆发前一年,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文旅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35年我国邮轮旅游客运量将达到1400万人次,可见其发展空间极大。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等三大邮轮基地,已投入运营的主要有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厦门、青岛、大连等邮轮港。
我国邮轮旅游客运量总体上呈现波动性增长态势。
2013年到2017年是我国邮轮旅游的黄金发展期,邮轮出入境旅客人数由120万人次快速增长到496万人次。年均增长率甚至达到了55%。
这一时期也是国际邮轮进军中国市场步伐最快的阶段。以皇家加勒比为例,梦幻系列“海洋神话号”、航行者系列“海洋航行者号”和“海洋水手号”、量子系列“海洋量子号”和“海洋赞礼号”等5艘大船先后被送入中国市场,且多为专为中国市场定制。中国邮轮市场也由“开启母港运营”向“大船时代”继而向“新船时代”迈进。
皇家加勒比“海洋量子号”游轮
2018-2019年,我国邮轮旅游处于镇痛调整期,客运量从2017年的496万人次下降到2019年的415万人次。
沿海主要邮轮港口发展呈现一定程度的分化,上海、广州、三亚等地呈下滑态势;天津、青岛、厦门、深圳等地呈现增长态势。
以上海为例,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2019年接待邮轮240艘次,比2018年下降36%;接待邮轮游客量187万人次,比2018年下降31%。同样的数据,厦门国际邮轮中心的数值为136艘次,增长42%;41万人次,增长27%。
上海、厦门邮轮港口2019年相关数据
不难发现,新兴邮轮港尽管增速迅猛,但从艘次和游客量上来看,仍与传统邮轮港有一定差距。
究其原因,一是以上海为代表的传统邮轮港拓展客源乏力,邮轮产品竞争力有所减弱;二是以厦门港为代表的邮轮港大力拓展邮轮产业链,如开航了“鼓浪屿”号邮轮,增加了多条旅游航线,提高了产品吸引力等。
经过近15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邮轮产业进入优化发展调整阶段,邮轮旅游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高品质”方向转变,由单纯“邮轮体验”向“邮轮全产业链”方向发展。沿海邮轮港发展存在一定分化,但总体形势向好。
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邮轮停摆。得益于国内防疫有力,内河内海邮轮获得快速发展。6月下旬,两江游市场日均接待量超6000人,市场稳步恢复。
内河邮轮的机会
疫情对世界邮轮产业造成重大冲击,200多艘豪华邮轮停航,国内邮轮市场全面停滞。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疫情对邮轮旅游产生的影响涉及上游、中游、下游全产业链。
丨上游丨
“封城”“封国”的无奈之举下,邮轮建造有关工人无法到工厂参与生产导致上游工厂停产,邮轮运营商投资热情大幅减低导致全产业链运转放缓或直接陷入停滞状态。
丨中游丨
“旅行禁令”盛行于全球大部分国家的情况下,以旅游为目的地出入境成为“天方夜谭”。邮轮航行、船上服务、旅游代理、观光购物、餐饮住宿等业态均受到短期冲击。以2019年统计数据为参考线,国际邮轮停航1个月造成的各项损失(包括但不限于船票、船上收益、运营费用、管理费用等)约为25亿元。
据皇家加勒比所述,国际邮轮行业自2020年12月起逐步复航。那么,自“钻石公主”号停航至逐步复航间,国际邮轮停航整体亏损预计在300亿元以上。
丨下游丨
邮轮港口、船供服务、口岸管理等下游产业均受到疫情较大影响。
从邮轮港口靠泊收入来看,单个航次平均损失靠泊收入20万元。以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2019年接待邮轮量240艘次来看,单2020年靠泊收入损失约达4800万元。
从邮轮港口客运服务费上来看,客运服务收入平均减少100元/人次。以厦门国际邮轮中心2019年接待游客量41万人次来看,单2020年客运服务收入损失约达4100万元。
从邮轮港口配套服务上来看,2020年将减少免税店、船供等收入约1亿元。
得益于国内较国外快速控制疫情形势,出境游回流,内河邮轮较快逐步复航,弥补国内游客邮轮旅游需求,现阶段不失为一个内河邮轮发展的良机。
同时,无目的地海上邮轮旅游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所谓无目的地航线,是指邮轮并不靠岸,仅在海上巡游的航线。游客可在海上看日出、潜水海钓、进行企业休闲商旅以及私人聚会等。
早在2020年9月23日,国内首张邮轮港口海上游航线试点经营许可证便在海南三亚颁发。之后,香港、上海等地紧跟其后,推出或试图推出无目的地邮轮旅游航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对邮轮旅游造成的影响。
复航,并非疫情的终结
国际邮轮行业自2020年12月以来开始逐步复航。
随着国际疫苗接触率的提升和出行限制的逐步放开,至2022年8月,全球近100个邮轮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开放邮轮航线,累计超600万游客搭乘过邮轮。
截至目前,皇家加勒比集团旗下63艘邮轮已100%复航,累计接待超过300万名游客,第二季度总体载客率达82%。“2022年下半年航次的预定量和预订价格都高于2019年同期。”皇家加勒比告诉执惠。“2023年全年航线预订情况已达历史水平,票价也创了新高。”
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谱号”游轮
经过近三年的疫情,全球邮轮旅游业形势已然发生了变化。
一是游客偏好层面由国际游向内河游、近海游的转变。疫情发生以来,以旅游为目的的出入境甚至跨省流动成为“奢侈”,国人逐渐更倾向于、习惯于近郊休闲、本地旅游。新的思想教育方针下,国人民族、国土自豪感普遍提升,对境外旅游目的地的向往日渐减弱;受益于有力有效的新基建和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高效普及,国内大量鲜为人知的旅游目的地被逐步开发并得到有效传播,成为境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有效替代品。
二是邮轮功能从单一交通工具向旅游综合体的转变。“邮”,传送、递送之意。邮轮最开始只是单一的交通工具,和汽车、火车、飞机等没有什么区别;随着邮轮乘客需求的变化,邮轮开始逐渐向拥有食住行游娱购等多项功能的旅游综合体转变。现代邮轮被人们称为“漂浮在海上的星级酒店”“移动的微型酒店”,更像是一个度假村、一个旅游目的地,通常会配备高规格的餐厅、歌舞厅、酒吧等游客需要的休闲娱乐设施,即便游客不下船一直待在船上,也不会感觉乏味无聊。
三是邮轮通关政策亟需改变。尽管文旅部新发布的《边境旅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让文旅人“狂喜”,但其中并无邮轮过境相关政策变更。内河游、内海游除了吸引国人游国土外,还应筹谋出入境相通后入境游客源吸引措施。既能保障国门安全又能便利邮轮游客入境的过境免签政策不失为一个良策。
8月18日,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指明了未来一段时间里国内邮轮旅游发展的方向。
一是内河、内海旅游客船品质不仅包括客船本身,还包括沿海沿江景观主题等。《意见》第六条指出,要以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发展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适宜沿海沿江游、城市景观游、自然景观游、特色文化游等不同类型的旅游客船。
二是游艇将向大众化发展。《意见》第七条指出,要大力发展大众化消费游艇,以满足游艇大众消费需求为重点,大力发展中小型游艇,鼓励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新型游艇,推动国内游艇细分消费市场发展。
三是旅游客船精品航线将成为邮轮旅游重要衡量指标。《意见》第十二条指出,要打造旅游客船精品航线,支持在沿海地区、长江流域、西江流域等有条件的江河湖泊发展国内水路旅游精品航线,重点推进环渤海、粤港澳大湾区、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海南自由贸易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等区域水上旅游资源开发,突出当地历史文化、红色传承、自然景观、现代都市、乡村振兴等特色,在完善定点定线船舶旅游产品基础上,推出主题航次、定制化服务的升级旅游产品。
因此,以下几个方面将是邮轮旅游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发力点。
一是采取系列举措保有并吸引内河游、近海游国内游客,同时筹备出入境放开后吸引、接待入境游客。“因邮轮运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复航前的准备工作通常需要提前数月启动。”皇家加勒比告诉执惠。
二是多借鉴国内外成熟案例、采用科学有效方法途径调研游客需求,从而优化针对于特定群体的邮轮功能,推广无目的地航线。不同群体对邮轮功能的需求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退休群体更倾向于休闲、舒适;年轻群体更倾向于休闲、娱乐;学生群体更倾向于低价、知识获得等。优化邮轮旅游产品供给,推广无目的地航线,既满足和丰富游客海上旅游体验,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境外输入风险。
三是提升客船品质,打造精品沿海沿江主题景观和精品航线。客船品质不仅指其航行安全品质,也包含其环保水平、减震降噪能力、外观内饰、休闲娱乐设施舒适度和娱乐度等;旅游客船可开展城市景观游、自然景观游、特色文化游等不同类型的主题旅游;开发一批有文化、有美景、有社会效益的特色邮轮航线,也要推出主题航次、定制化服务的升级旅游产品。
四是打造适合大众消费的游艇产品。在中国消费体系由“正三角”向“中间大两头小”转化的重要时期,大众消费仍是中国消费体系的重中之重。过去的游艇属于高收入人群消费娱乐项目,适合大众消费的游艇产品应具有成本/售价都相对降低、容量较大等特点。
五是优化邮轮通关相关政策。结合国内外相关政策,及时制订促进邮轮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如《关于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
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应以邮轮为载体,以海岛、海洋、大江、大河等为载体资源,结合目的地优势资源和文旅新消费要求,打造更多的优质业态内容,包括游艇邮轮、帆船赛事、水上运动等产品,实现水域休闲度假产品多层次、多样化、品质化和个性化,形成目的地邮轮母港的差异化竞争力。
“当前,东北亚地区的邮轮复航是滞后于世界其他区域的;但以中国为核心的东北亚市场发展潜力是巨大的。”皇家加勒比告诉执惠,“国际邮轮行业很欢迎各项支持行业良性发展的政策,很渴望区域市场复航路线图的出台,很期待邮轮旅游开放的时机到来。”
“现阶段,虽然没有国际邮轮,但是对沿海邮轮、内河游轮产品升级迭代是个最好的时机。当然,这个过程会很艰难。”上船吧创始人刘建斌告诉执惠,“大批高端游客被留在了国内,但在‘非必要不出行’的前提下,他们的出行意愿并不是很强烈。未来,邮轮可以更多地走到江海中去,既可以走到长江、珠江流域,也可以结合海洋、海岛发展,在长江口、珠江口附近的城市和岛屿旅游。”
复航,并非疫情的终结。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希望。
1.李红亮.后疫情时代我国邮轮旅游发展方向及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21(06):13-162.甘胜军,许泽成.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 我国邮轮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22(02):1-43.侯晓敏,孙小龙.中国邮轮旅游研究进展与热点演变——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发展.2022(03):50-584.周堂正,邱羚.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上海邮轮旅游发展研究【J】.中国水运.2022(07):17-195.张石俊.基于长三角一体化邮轮旅游产业的发展路径【J】.中国集体经济.2021(26):133-1346.王仁鑫.国内外邮轮旅游研究前沿——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的统计分析【J】.中国水运.2022(02):23-26
经过近三年的疫情,全球邮轮旅游业形势已然发生了变化。如何看待未来国内邮轮旅游发展方向?欢迎您在留言区发表看法
微信:tripvivid5
微信:tripvividsh
微信:tripvi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