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深秋时节去哪玩,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爬山看落叶。 但要说深秋吃点什么的话,十有八九第一反应就是吃蟹!
虽然说今年的十一中秋联合长假放了8天,泰哥身边的许多同事却是在高速公路上堵成了停车场。但现在马上临近深秋11月,虽然国定假日“余额为零”没法来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但周边美食还是可以任性走一遭的。
十一出不去已经够郁闷了,结果同事还来跟我说最近有一个服务区比景区还要漂亮。这弄得泰哥心痒痒的,于是立刻拉着小伙伴借着测评刚买的新车,自驾看看这比景区还漂亮的服务区到底是个啥样子。
从大众荣升为奇瑞车主
工作以来第一次去阳澄湖 高速服务区浓缩整个苏州园林
在许多车主甚至泰哥自己的认知当中,高速公路服务区就是“停车休息抽烟上厕所”的地方。设施脏乱差,吃饭购物费用高昂早已是标配,服务区几乎成为偶尔一次解决一下温饱问题就立刻上路的存在。
虽然阳澄湖距离上海距离不足100公里,但泰哥也就念初中时陪着老爹自驾过一次外,工作的这近十年来连昆山都没去过。 而这次去阳澄湖才发现:我去!服务区可以弄得这么精致!
泰哥这几年西北和东北也没少跑,见过的服务区也有几十个了。一般的服务区的服务设备简单粗暴,泰哥印象最深刻的服务区就是东北某滑雪胜地附近的服务区。一连三个服务区空无一人,加油站都是没加油机的,而最后在一百公里外的服务区得到补给。结果还是高兴得太早,一到商店就开始各种宰客,要热水就得买15块钱一桶的泡面、荤菜只有5块钱的香肠,想坐下来休息一下就必须买盒饭吃,诚惠45元2菜一汤。
唯一让人觉得美好的只有半遮半掩的星空
真的是见过了极端简陋的看这种就是赤裸裸的伤害。当泰哥刚开进阳澄湖服务区的时候,只是觉得这栋服务区还真挺大的。结果走进去才发现阳澄湖服务区为什么被称为“网红服务区”,偌大的建筑里从商铺到景观都裁自江南,精致复刻了苏州园林,处处都是吴冠中笔下的青砖黛瓦和小桥流水。不知道的还以为走进了苏州园林,但里面科技馆和艺术展览中心又让你恍惚了,不仅有阳澄湖大闸蟹喂饱,连昆曲表演都准备好了。但对比起阳澄湖,东北的服务区建设普遍还停留在1.0版本,营松高速和长营高速的几个服务区,简直就是低配中的低配服务区了。由来已久的“舶来品” 高速公路服务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国外,二战后军需调度大量汽车转为民用,高速公路因为投资小,回报大得以快速发展。直到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路和第一批服务区才陆续进入我们车主的视野之中。如果从服务区的设计源头说起来,我们最早参照的国家是日本。当时建设初期对服务区的设计并没有明确的规范,只能参考1980年日本道路公团出版的《日本高速公路设计要领》,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的简化工作。于是国内高速初期只要求配置有停车场、公共厕所、加油站、车辆修理所、餐饮和小卖部等设施,山减掉了休息所和园林广场等等其他附属建筑物。当时国内高速公路的大体状况,基本上是服务于货车。对着急着赶路,习惯夜间行驶的货车司机来说,有地方凑合着停留上个厕所,吃点东西顶肚子就不错了。而现在私家车保有量越来越高,自驾游的兴起让广大车主们放大了老旧服务区设计的厌恶心理。于是,部分地方比较富裕的服务区将目光又一次的投向了日本的一项自驾游调查。而大津SA就是为了迎合这份调查而试点改造的日本服务区,刚开业的时候也是只有停车场和公共厕所的服务区“丐版”,而现在三楼的眺望台,比叡山和号称日本第一湖的琵琶湖尽收眼底,到了夏天的烟火大会,当地的市民还会特意前来欣赏。这样的创意和成功案例给了一些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一个良好的榜样,于是像“苏州园林结合蟹文化”的阳澄湖服务区、“恐龙主体公园”的常州芳茂山服务区这样的特色服务区一个个走起本地特色路线,面向公众。 让自驾出游饱受诟病的服务区,变得让车主们更愿意去,不舍得离开。最后给一些阳澄湖的随拍,推荐老爷们有空也可以去看看。
欢迎老爷们在评论区吐槽 我们下期再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