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垂钓黄尾鲴与翘嘴的异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8 1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上方中国钓鱼,上鱼更快、鱼获更多


文字 | 浙江湖州  卢炳根

图片 | 浙江开化 徐曙光



在自然水域,从每年仲夏的5月份始,随着水域水温的递升,就可以垂钓黄尾鲴和翘嘴这两种习性类似的鱼种,而且时间跨度可达6个月之久。



对钓友而言,这两者是除鲫鲤草鳊等鱼以外,最为常钓的目标鱼了。所以,有必要从两者生活习性入手,就觅食习惯、适应线组、喜好饵料、咬钩反应等方面做较为详实的了解,以期实现较长时段中较为满意的钓绩。


生活习性



1. 黄尾鲴


俗称黄鲴鱼,也称黄尾、黄姑子、黄梢、黄白等。特点是头尖吻钝,口小,下位呈弧形,下颌前有比较发达的角质边缘,腹部在肛门前方有不明显的腹棱。黄尾鲴鱼,身长侧扁,腹部银白色,背鳍灰色,其他各鳍均浅黄色,尾鳍呈麦黄色,也有呈桔红色。属于中小型鱼种,一般都在半斤左右,最大见过1斤至2斤的。但是力道、冲劲非常足,3两到半斤的黄尾鲴冲劲,不亚于1斤的鲤鱼。黄尾鲴喜欢群体觅食,一般用嘴角的角质,刮取石缝、瓦砾、乱石上的青苔、藻类植物;有时,也觅取水库中上层的浮游生物。黄尾鲴在自然水域亦有生存,就是对水质要求较高,但在汛期,也会在较为浑浊的水质中出现。黄尾鲴特别耐高温,在大太阳天垂钓,往往能见到钓位前方水底下,一群群的鱼群反着白光,那就是黄尾鲴在群聚。



2. 翘嘴


也称翘嘴鲌,体形与黄尾鲴类似。但体大,体肤白、背鳍部略灰色。其嘴更长且向上斜方翘起约30度,故形象取名。喜栖息在较为宽阔的水域,亦喜欢生活在水质较为清澈的流动水中。它是一种水面鱼,嘴大贪吃,春末至秋初,喜欢在水面上追食白鲦或虫蛾。倘若水面上发生群体的小白鲦“劈拍”逃窜声时,一般就表明该处有翘嘴在捕食小鱼。它夜晚食性也很强,晚上8-12时,用活的虫蛾做诱饵,很容易钓到。这种鱼,小至每尾二三两,大至二三斤不等,其肉白嫩,味道鲜美,一般都以清蒸食之。翘嘴,虽为中上层鱼类,但它栖息在水底的机会也较多,特别爱生活在2~4米深水下,有乱石或其他周边有水草的环境中,因此,要根据它的习性选择钓点。如钓水库、湖泊等自然水域,可考虑在水中小鱼小虾较多的地方,也可根据水面上浮起的鱼星来选择钓点。它的鱼星比其他鱼星较好辨别:它的鱼星不多,而且比一般鱼的鱼星小。


3. 觅食习惯


①黄尾鲴的食性。黄尾鲴的嘴巴,上唇突出,属于天包地,在吸食的时候往往还未开始吸食,上唇就碰到了脑线,造成浮漂假动作的产生。


因为黄尾靠刮食藻类、青苔,或者浮游物为食,因此饵料可以选用藻腥味的饵料,或者粮食本味的饵料。笔者喜用蚯蚓做钓饵,效果往往也不错,但需先用腥味底料来做窝。


②翘嘴鱼的食性。荤素都吃,在选择钓饵时,最好用小鱼、河虾,河虾的效果最好。为了便于保存和使用方便,在购买河虾时,可适当多买一些,分成若干份,冷冻在冰箱里,使用时用多少拿多少,十分方便。若用商品饵,则应据腥味来配置诱、钓饵。诱饵采取做大窝的方法,可用商品饵加菜籽饼和麦麸白面混合,捏成铅球大的饵团,直接抛入钓点内做窝。打好窝后,直接用同类饵开钓,不必等待发窝。笔者在实践中,也常用蚯蚓开钓,用其腥味吸引鱼上钩,效果也佳。


垂钓及读漂


1. 出钓时间


南方有句垂钓俗语:“麦子熟了,尾巴黄了。”就是指在每年的农历四五月份,江南一带小麦处于成熟期时,也是黄尾巴产卵需要大量进食的时期,此时它们集群,溯游到浅滩产卵,此时比较容易在浅水区钓到黄尾巴。若无意钓到了“大肚子”黄尾,请手下留情,把它们放回水中产卵。


气温较冷的月份,黄尾巴很少咬钩,因此天气炎热的时候适合钓黄尾。出钓时间最好选在晴朗的日子,高温天的晚上,也是钓黄尾巴的好时机。


2. 饵料选择


黄尾巴成鱼,主要的食物是大量的腐屑和极少数着生硅藻、颤藻,食物营养价值很差,因此导致成鱼整年摄食,摄食量大,这是黄尾巴的摄食特点。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在钓黄尾巴的时候,用腥味、香味均可,加点藻类的商品饵混合一下就可以了。为了加速诱鱼,可以选择开制快频率的拉饵。


3. 鱼竿的选择


手竿,春秋两季气温较低的时候选择用手竿比较适合。因为黄尾巴上钩后力度较大,可以选择调性较硬的鱼竿。春季产卵期间竿子也不必太长,3.6米就足够了,如果垂钓的地方水深比较深,可以适当加长。黄尾吃口较弱,线组要细并且强度要高,避免中鱼后跑鱼。主线0.8~1.2号,脑线0.3~0.8号即可。其他时段建议选4.5米手竿,1.2~1.5号主线、0.6~0.8号脑线、2~3号伊豆钩。黄尾巴是中下层鱼,嘴形比较特殊,因此我们选择浮漂的时候,要选翻身速度快,下沉平稳匀速且到底后信号较好的小型漂。若是用活饵蚯蚓,则应以中小型为宜;若太大,则影响进口。钓到口稀后,需要及时地用雾化快的饵料,抛满竿重新诱鱼。这是黄尾的常规钓法。


根据黄尾鲴鱼的上下口裂长短不一的这一生理特点,钓底比钓浮略胜,脑线在水底弯曲形成一定角度,更适合和方便黄尾鲴鱼吸食,信号也很真实。因为黄尾鲴鱼口裂小,鱼的个头也小,吸食的力度相对来讲,比其他鱼类的吸食力要弱一些,在深水区浮漂产生的信号,也就相对比较弱,因此采用拉饵垂钓,比搓饵垂钓略胜一筹。还有,黄尾鲴的性情比较急躁,在钓到后不宜用手触摸(特别是夏天气温高时更要注意)。鱼护以用大口为佳,且不要经常拉动,因为一旦用手取鱼或使用了小口鱼护,鱼在鱼护里不能自由游动,它很快就会死亡。


钓位选择


黄尾巴喜欢在水流较缓的水底刮食青苔等水底食物,近岸光照时间长,青苔密集的地方,也是黄尾巴比较喜欢去的地方。


钓翘嘴,要用较粗的钓线,建议1.2~1.5号主线、0.8~1.0号脑线、3~5伊豆钩为宜,若细了,钓到大鱼易断线跑鱼,鱼竿以硬竿为佳。钓饵除用对应商品饵外,还可用活的蝼蛄,蟋蟀,蚂蚱,蟑螂或小飞蛾、中小蚯蚓。穿饵时,钩子不可进得过深,轻轻地在脊背和脖颈之间的软处向脊背方向挂住即可,挂深了,虫子易死。


春秋两季使用4.5米竿即可。夏季最好使用5.4米或更长的竿。这是因为夏季钓鱼人多,加之鱼浮于水表的原因,河岸边不安静,加上鱼本能的戒心,故离岸较远。所以,从钓获的角度看,夏季用长竿的效果,要远远强于用短竿,钓的鱼也大。调漂的状态为空钩调6目,挂饵钓2目,两饵的重量为2~3目。此外,它还有在水面捕食鱼虾,追逐落水昆虫的习性,钓者可根据水面上翻起的水波来发现鱼,选择有鱼处做钓点。


拉饵钓,最讲究的是抛竿频率,一般的情况下,钓饵先招来的是白鲦。钩饵一入水,浮漂就会出现下顿和上抬,这些信号都是小鱼所为。面对这种信号,不宜扬竿,因为这不是翘嘴咬钩。当浮漂反应平稳,而有节奏地出现两次下顿动作后黑漂,这才是咬钩的信号。所以扬竿的标准,是待鱼浮漂完全入水后再扬竿,这样中钩的概率高。因为翘嘴进入钓点后,小鱼就会停止闹钩。施钓时,还应最大限度地保证钓位前的安静,不要大声地讲话,特别是施钓2米以内相对较浅的水域,安静是钓获的前提。翘嘴鱼动作迅速,活动范围大,施钓时,不可能一下找准鱼的泳层,可先从1米的深度向下找,不妨在每一个深度都钓一会。翘嘴口大,使用大一点鱼钩,好处是不容易脱钩。翘嘴个体较大,而且吃食凶猛,线太细容易断,而且使用稍粗一点的钩线,也不影响上鱼效果。钓钩使用单、双钩都行。如果使用双钩,上下钩间距至少5厘米。翘嘴鱼生性猛烈,一旦被咬钩提竿牵动时,即会剧烈逃窜。故刺鱼后应小心牵鱼,控制状态收归鱼护;切勿放至水桶中,以免鱼体不得舒展而加快死亡。


异同分析及案例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已对黄尾鲴和翘嘴这两种鱼,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现可综述两者的异同:相同处为两者都习惯于相对清洁的较大水面、喜好食用偏腥性饵料或活饵、牵鱼后冲劲都较大、都需用偏长脑线钓易于吞饵;相异处为前者咬钩漂相较为小幅频率略显内敛,而后者漂相大幅升降较显张扬;前者一般喜栖水域中下层而以钓底为主,而后者则以中上层钓浮为主且由截口咬钩现象;由于嘴形生理特性决定,前者以拉饵为主且饵粒宜小,后者则以搓拉饵结合为主且饵团稍大。若再分析,尚可再有进一步的细微之别。


多年来,笔者和我的钓友,有多个案例可供参考。2018年6月中旬某天中午,天晴,笔者在当地潜山港少年宫河段东侧,用4.5米竿用蚯蚓,钓获1.8斤重翘嘴一尾;钓友老费在同一钓段,于2019年春节正月初二下午天晴,用饵料钓获翘嘴一尾重达4.2斤,钓友老潘则在相同钓段,同天钓获一尾翘嘴,重1.1斤;2019年8月上旬,笔者在潜山港天盛花园河段西侧,连续两天在同一钓位上午天晴,两点支竿两竿以饵料、蚯蚓下料,用3.9和4.5米竿,分别钓获黄尾鲴,翘嘴多尾,均在0.8~1.3斤尾重左右;2019年12月中旬天多云,笔者在潜山港仁皇山五中河段东侧,连续3天,用4.5米挂蚯蚓做钓饵钓得黄尾鲴一尾,尾重0.8斤左右,而同样用蚯蚓做钓饵获翘嘴5尾,尾重在0.4~0.8斤左右。


据这些不完整资料看,在一年中钓获翘嘴的时间跨度更长,几乎长达大半年;而喜高温的黄尾鲴,在深冬季出现的概率就相对较低了。这是其一;其二是从钓饵分类看,用蚯蚓作钓时,翘嘴中鱼率往往高于黄尾鲴。






听说转发文章

会带来好运哦






中国钓鱼杂志

订阅电话:010 6711849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