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中国第一家五星级酒店,是这个香港人搞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27 18: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来源于:蓝钻故事

作者:蓝钻故事编辑部




十年动乱结束后,来内地探亲旅游的外国游客、海外游子和港澳同胞越来越多。

这时有个尴尬的问题出现了,就是内地的接待能力捉襟见肘,包括北京、广州、南京和上海在内的大城市的宾馆,明显不够用了。更重要的是,管理和接待水平也相当原始、落后。


为了应对不断增加的游客,当时国家做出了一项重要的决策。没想到,这为中国吸引和利用外资意外地打开了一扇门,也为改革开放开了个好头。


这是中国改开史上非常有趣的一段故事。期间,港商霍英东起了重要作用。




回乡


1978年10月,霍英东带着全家,第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番禺县。

 

尽管自60年代开始,他几乎每年都会来内地参加国庆观礼、体育比赛或洽谈贸易,但带着全家寻根问祖还是第一次。

 

在此之前,他已是蜚声海内外的知名港商了,且以与内地“走得近”而著称。


他们全家人来到番禺县后,受到当地政府和老乡最高规格礼遇:政府出动红旗牌轿车迎送,道路两旁还有大量民众夹道欢迎。


霍英东 


老乡的热情,外加蔗林、稻田、桑葚和鱼塘构成的田园风光,让霍英东倍感窝心、如沐春风,不停地赞叹家乡的风景和人情。

 

但在高兴之余,他也发现了,家乡竟然连一栋像样的楼房都没有,全是低矮破旧的茅屋和平房。这与当地政府特意安排红旗牌轿车迎送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这当然不是家乡人故意怠慢霍家人,只不过这已是当时番禺最好的住宿条件了。

 

其实当时不仅番禺如此,即使在北上广这样的大都市,也找不到像样的宾馆(酒店)来招待“外宾”。


历经十年动乱的中国,涉外饭店非常少,首都北京,也只有7家涉外饭店,床位5200余张,实际达标的仅1000张左右,关键服务和管理水平也远远跟不上。

 

当时有个段子:“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到桂林住地下!”


过去的招待所

 

涉外招待条件差,影响对外交流,在改革开放之前还不算大事,毕竟来的外宾不多,而且大多也不是来投资做生意的。可改革开放后,这就成大问题了,弄不好,直接影响外宾们的投资兴趣,而改革开放之初,咱们国内资金稀少,吸引外资可是重中之重啊。

 

这是改开之初,国内外对这类事都非常敏感,一些西方媒体趁机大肆炒作,唱衰我们的改革。

 

可以说,尽快提升国内旅游接待能力、建造更多更好的涉外宾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外资


栽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其实早在1977年邓小平刚刚复出那会,他就已经意识到,建设涉外旅游酒店,对打开国门迎接来客相当重要。

 

可问题是,要怎么建高档宾馆呢?当时国内的情况是,既缺人才,也缺管理技术,更缺钱。

 

为此,邓小平也有指示,1978年10月,他对民航总局、旅游总局的负责人说:“利用外资建旅馆可以干嘛!应该多搞一点。”根据邓老指示,国务院很快成立了以谷牧、陈慕华和廖承志为首的“利用侨资外资建设旅游饭店领导小组”。



所以当时的想法,就是利用外资,解决建旅游酒店缺人缺技术缺钱的问题——事实上,外资是解决改开之初大部分问题的基本手段。


为了建饭店,专门设立如此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应该说非常罕见了。


关键这小组的领导者也是副总理级别及以上的官员,这在过去从没出现过,由此可见,当时国家对这事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今天回头来看,当时中央为何会如此高规格地重视建设旅游饭店,除了我们前面说到的为了更好地迎接和招待外宾、本身也能赚外汇外,其实还有个原因:


旅游饭店作为最直观的建筑物、外宾来到内地的最先接触的事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假如通过引入外资把饭店建设好了,那其他行业引入外资也就水到渠成了。

 

打个可能不恰当的比喻:


好的旅游饭店,会是改革开放中“利用外资、对外开放”最好的广告和名片。相反,坏的旅游饭店,就是招黑。


谷牧母亲从电视上看见儿子访问日本,还跟日本人签约,拿着拐杖敲着地板骂道:“你去那个地方干啥?汉奸、汉奸。”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引入外资建好旅游宾馆,就显得意义非凡了。

 

“利用侨资外资建设旅游饭店领导小组”成立后,当时确定了在四个城市兴建八座旅游饭店的计划。这四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和南京。

 

 

洽谈


因为受到回乡见闻的刺激,霍英东本就有给家乡援建宾馆的想法。


所以回到香港不久,他就捐出了300万港元,参与了祖籍同为番禺的港商张耀宗、何贤和何添兄弟援建的番禺宾馆。

 

但这个项目是以捐款的方式兴建的,与引入外资,并让外资赚到钱、实现双赢的投资不一样。


早在1978年国庆节前夕,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廖承志,就邀请了包括霍英东、李嘉诚、利铭泽、彭国珍等在内的一众港商,到北京商谈,并与邓老会面。


廖承志

 

而且因为霍先生声名在外,如果他能参与,对于众多港澳商人也有极强的示范效应。所以从中央到广东省、广州市的领导都大力支持,曾多次与霍先生洽谈。


因为过于艰难,经过八轮洽谈,双方最后才达成了初步共识,霍先生准备在华侨较多的广州兴建一座高标准的现代化宾馆。

 

共识达成后,1979年1月23日,双方签订了意向书草案,4月5日就获得国家最高层批复。

 

这座具有改革开放先锋意义的宾馆,就是如今广州的地标性建筑、位于沙面的白天鹅宾馆。

 

 

白天鹅


白天鹅宾馆的建造和管理,说起来也是非常曲折的。期间所遇困难,也比一般的宾馆建设所遇困难要大得多,对建造者而言简直如履薄冰。

 

原因也简单,刚我们说了,这个项目的意义非同一般,是改革开放外资利用的标杆和示范项目,它就像是奥运会的开幕式,不能出岔子而且必须优秀。



多年后,霍英东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为了这个目的,霍英东提出了“三自方针”: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管理。


宾馆外表通体乳白、矗立似玉屏、展翅如天鹅,而内部“故乡水”园林设计,也充分体现了中式特点,触动无数海外宾客的归乡情。


白天鹅宾馆

 

再说施工。

 

当时国内除了能提供一些基本的砂石外,宾馆建设所需要的空调、电梯、灯饰,小到杯、碗、盘、碟、牙膏、牙刷、拖鞋,大大小小物品不少于10万种,大多都是需要境外采购的。

 

但境外采购,在当时非常麻烦,每采购一样东西都需要经历十几道审批程序。为此,霍英东只能亲自上阵“督战”了,有段时间他几乎天天趴在工地。

 

为了打破过去大锅饭时代养成的磨洋工,他一律采用“承包”方式批给各个工程队。其实当时很多内地工人都没听过“承包”这个词。

 

而为了加快进度,他还想了个办法,就是工程建一半的时候便开始营业,倒逼工程队加快速度。


这在过去的中国,是从没有出现过的工作模式,完全是“资本、市场”式的。这对后来的工程建设有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这么一折腾,一个现代化的高级酒店,也就慢慢有了雏形,并最终在内地生根发芽、开花散果了。

 

 

标杆


白天鹅宾馆建起了后,霍英东还干了一件破天荒的事:向公众免费开放,就是无论是谁,就算不在店内消费,也可以进店参观、休息。

 

这个措施,在当时住个酒店都需要单位开介绍信的时代,是非常大胆的尝试。


但霍英东坚持开放。因为在他看来,建这酒店本身就是为了让内地中国人见识新事物,封闭起来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在这里建设我们自己的高级酒店,本就有扬眉吐气的意味,如果不让普通民众进来,岂不是跟过去一样?

 

但开放的结果,是在此后的10天内,酒店涌入的游客暴增至近乎失控的地步,卫生间抽水马桶被游客打烂了好几个,草纸一天也要被人薅去几百卷。

 

不过最坏的结果也就这样了,几周后,酒店就慢慢恢复了平静。

 

这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的物价开放探索,几乎没有人看好。

 

结果,酒店1983年全面开业当年,就获得了1282万元盈利。而且效益一年比一年后,截止1992年,酒店8年累计营业总收入达9.2亿多元,上缴国家税金4200多万元,常年入住率高达70%。

 

白天鹅宾馆的顺利建设、开张和运营,以及它后来的出色表现,为改革开放起了一个好头,也让它成为中国外资利用的标杆,至今激发着国人向往美好生活的想象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