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住进传说中的网红民宿,我哭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31 16: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暑假里,杰克带着老婆孩子出去了一趟。
满怀憧憬的定了一间好评满满的网红民宿,
到了目的地,拐弯转巷的走进去,
瞬间傻了眼。
这是号称北欧小清新的民宿?
难道不是简易的日租房吗?


难道这年头,

挂个火烈鸟的破布都可以美名其曰ins风?

请房东告诉我,ins风是什么?

上网查了一圈,和我有同样槽点的人不在少数。

这些所谓的网红民宿,到底是怎样批量产生的?



绿植鹿头火烈鸟


杰克发现在各种APP上搜出来的民宿照片,
大多逃不过这几样配饰:
房间摆一棵绿植,墙上钉一个鹿头,
飘窗上一个火烈鸟的玩偶(或印在窗帘上)
床品和家具的配色大多是“性冷淡风”,
灰白纯色或格子为主。


文艺的挂布,毛绒绒的抱枕,

外加阳台上一个铁丝大吊篮,

能看到江就说是江景房,

能看到湖就说是湖景房,看着是没有什么硬伤,

但是走下来,

是不是城市的“北欧ins”风民宿都长这样?



之前杰克吐槽过全国的古镇是复制粘贴系列

怎么用一天时间,逛完全国80%的景点?

妹想到民宿也没有逃脱流水线盛产的模式!




在小某书上随手一搜索,
很多ins风民宿拍照攻略都来了,
只不过差强人意的是,
光看民宿照片,根本不知道你究竟是在哪旅游。
图像时代,照骗横行,
人们实在被互联网骗得一愣一愣的,
要想住民宿不踩坑,
还是得看看网上那些吐槽经典帖子!


当民宿褪去网红滤镜后


不仅仅是浓重的北欧Ins风,

其他地方的山林民宿风也没逃过滤镜叠加!

杰克身边的一个朋友就说:

“这两年,新建的民宿看上去全是旧木材、

土坯房、鹅卵石,看上去大同小异”。

千里迢迢过去,往小院一坐,就像走了个亲戚,

以下就是反面教材



还是一样的套路:

阳台吊着吊篮,水里养着小金鱼。

往那儿一坐就成了文案中的“闲情逸致”。



不仅有照骗,民宿背后的营销还需要故事。

以下是某地的xx莫干山民宿,

传说是因为一个法国人爱上了一个中国姑娘,

为她在山间建造了这样一个民宿,

这类民宿天高路远,价格虚高,

却吸引着一批文艺青年去买单。


价格虚高,一个奢华大床房要价3000一晚,

网友说贵可能不是民宿的错,可能是我的错,

可是住了,才发现,基础设施根本比不上酒店。



从网友曝的照片来看,普普通通的装潢,

就像是一个三线城市的招待所

说好的法国文艺气息在哪里?



浴室更是让人无力吐槽,

地上的防滑垫让人瞬间穿越东北澡池。



唯一真实的可能就是对这间民宿的评论,

“大概是法国人觉得中国人的钱好赚”



浙江迷途·后隆洞穴酒店

霸屏小x书和抖x的超超超级网红酒店

一晚上价格2000出头贵到令人咂舌。



网红发来的照片让人神往不已,

仿佛置身在桃花源的山洞之中。



而来自一线网友的实拍图,

是这样滴

空调不够电扇来凑,

脱离了明亮的滤镜,仿佛在山洞避难


外观就在直白的告诉你:

我们是人造的洞!

就是人为的坑~



以及网友诟病的卫生条件差:

房间里简直就是一个野生昆虫聚集地

有蚊子、壁虎、蜈蚣,

飘窗外还有老鼠,大堂里还有苍蝇。


网红文化正在降低审美


早在2015年,
《人民日报》就曾撰文批评各地的景区纪念品“都长一个样”。
“长得差不多的手绢,在湖南叫“湘绣”,
在南京叫“苏绣”,在四川叫“蜀绣”。”
这些标榜着“地方特色”的景点,
其实更像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各地分店”。  



拿着自拍杆,匆忙赶往网红地打卡,
精心的修图一番在朋友圈晒出来博得几十个赞,
并不是旅行的意义。
在被网络帖子过度消费之后,
网红文化正在降低人们的审美能力。


余秋雨有过一句劝诫:
“我们总是太多概念、太多预设、
太多追随、太多知识、太多传闻,
而舍弃了本来最值得珍惜的耳目直觉和具体细节。”
“结果,哪儿都走到了,却走得那么空洞,那么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杰克认为,审美单一的本质,是人们对文化接受渠道的单一。

网红民宿的盛行有部分原因是滤镜降低了营销成本,

但是脱离了美图和滤镜,

聊聊基础设施和卫生条件,

只会伤害消费者的感情。



希望广大消费者不要亦步亦趋,

更不要被廉价的流水线审美蒙蔽双眼。

互 / 动 / 话 / 题

你对网红文化有看法吗?


认准下方红玫瑰购买链接


长按复制红底淘口令

¥nWaJ1MMiKFP¥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去京东下单

天猫/京东直接搜索:红玫瑰(日化)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




对网红审美疲劳的,点个在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