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从“生殖隔离”议论中国航海文化的环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3 2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06-13 19:22

现代化集装箱码头——洋山港

人类社会根据地域、自然地理和生存环境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上公认且典型的三大文化体系。即农耕文化、航海文化和游牧文化。三大文化体系既有明显的文化隔离又有共同文明发展的特征,如中国航海人在长江口看到的“三夹水”一样黄蓝泾渭分明。

中国有五千年农耕文化的文明。农耕文化特征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农耕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狭隘的地方性特征,彼此闭塞;农本经济可以发展到较高水平,包括手工业、商业、以及市集、城镇等等;各个以农为本的地区之间,也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交往,并且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农耕文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网络照片)

只要还是以农为本,不能彻底改变各个民族和地区之间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农耕文明决定了汉族文化的特征。

游牧文化特点在于动。因为牧民们时常根据季节变动转移牧场,进行生活迁徙,虽然游走江湖,见多识广,文化的积累主要依靠口耳相传。常年漂泊不定的生活游走特征,游牧文明在话语权上无法胜过农耕文明,因此留给现代人的印象是落后和应改造的游牧文明。

大草原上的游牧文化(网络照片)

但游牧文明始终遵循着自然规律,热爱自然、感恩自然,拥有与自然相近的豪爽而开放的性格。游牧文化的特征为尊重自然,感恩自然的性格结合起来,成为保持草原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文化因素。

航海者在漫长,曲折和充满风险的航海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形成了航海文化。航海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航海活动中所产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航海历史、航海地理、航海习俗、航海方式、航海精神、航海文学艺术、航海行为规范、航海价值理念等方方面面。

无论西方殖民发现新大陆和证明地球的形状以及郑和的和平航海,他们都被认为征服了海洋,征服了大自然。人类学会了认识自然规律,利用了自然规律,顺应了自然规律,从而获得了航海活动的自由。航海文化根植于航海活动当中,没有航海活动就没有航海文化。航海文化和航海活动二位一体,共生共存。

航海文化——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地理的自然隔离,使得三种文化各存一体,互不往来,但都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综合,三种文化基因就像人种基因一样,没有“生殖隔离”的,可以互相之间交往、恋爱、通婚、繁衍而融入骨血之中,将各自优良文化基因传承到下一代去,就像混血儿一样身体壮实、健康。

中国有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有深入到祖国内地的广袤农村和像内蒙古、天山脚下一样的游牧草原。就表象看,中国文化以农耕文化为基础,融入了航海文化和游牧文化而相安无事。客观事实是三种文化因地域环境、历史发展而贯穿中国民众的思维中,形成了强势的厚此薄彼、孤傲的农耕文化;其次是促进经济发达的沿海航海文化;次之为西北部、北部的草原上的游牧文化。但游牧文化因距离遥远大城市,人们要到大草原去旅游才能了解。

我们一直乐观地想象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航海文化能够融合各自的优秀基因和谐共存,以各自的优势基因覆盖缺陷基因,可以让三种文化发扬光大互通有无,又魅力无限。但中国农耕文化实在太强势了,航海文化、游牧文化与其恋爱都遭到了排斥,无法婚配。

举例比较拗口不易理解,直说吧:“中国农耕文化强力排斥航海文化,就是在土地上相近生存的游牧文化也不易融入。”

中国沿海地区的演变可以说明这个严肃的问题。上海是中国公认的以港兴城的城市,川流不息的黄浦江贯通滚滚东流的长江,连接了长江口外无数国际航线。

港口背后需要产业基地、制造业来满足港口的吞吐货物,18世纪初叶,上海黄浦江的两岸港口兴起之后,工厂林立江畔并延伸至方圆数里之外,几乎把黄浦江岸线都被工厂“据为私有”,形成了远东地区最繁华的城市。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工厂的产品需要运输到港口区,建造通衢大道连接港口,路上运输业又成为了繁荣的支撑点。

当年的港口作业中,还是用简陋的机械设备和人力来从事装卸作业。由此,大量“农民工”蜂拥而进港口城市,没有技能只能加入码头工人队伍,做简单的体力劳动。工人聚集在港口附近形成了居住区。为了服务于产业工人,商业也在这些地区形成了规模。一个南方小渔村成为大都市的发展脉络就是现代产业工人的发展过程。不妨,朋友们到上海大杨浦沿江的杨树浦路看看,这里还有中国产业工人最集中、工厂和码头林立的遗迹。上海解放后民众依江而居,仍然是产业工人、码头工人和商店小业主的天下。

上海港的码头工人

上世纪的国内外码头工人

上世纪初叶上海很多农民、手工业作坊工人在互相介绍之下,纷纷踏上了蒸汽机船的甲板当国际海员走向世界。在五四前后,中国已经有15万国际海员。和香港一样,上海是中国海员的发祥地之一,上海成为工人阶级政党诞生地也是巧合中有其必然根源的。在港口城市演变过程中,产业工人形成了强大的组织纪律性的阶级团队,他们勇于吸收和接受先进的意识形态和应用工业技术,从而淡化了农耕文化中负面的自私和局限性。

当年,码头都是开放的。没有墙篱笆阻隔的沿江码头,上去是仓库,再外面就是马路。在没有停靠船舶时,闲人都有机会站在码头边上看百舸争流的景象。即便船舶在码头不作业,游人也可以踏上甲板参观船舶,船舶的开放让很多从农村转变成工人阶级的身份的民众与航海十分贴近。商船的来往基本上形成了农耕文化和航海文化的“通婚”格局。

上世纪年代的码头工人

当年上海吴淞商船学校招生来源都是有钱人家的富家子弟,即便农家子弟也纷纷挤进商船学院,典型的代表人物中国近代第一位远洋船长、崇明的陈干青。

因为海员在上世纪50年代的特殊保供待遇,就产生了《海港》片段中的“工作证换海员证”的故事。

市区年轻人的理想也在当年的一部反映海员生活的《乘风破浪》电影更加奢望了。

老电影《乘风破浪》

年轻人对航海的理想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后进入了死胡同,海员队伍在职业缺陷、待遇下降、主管不力、行政强力隔断市民进港口、亲近船舶的社会环境下,航海文化成为了无根之源。年轻人不了解航海职业的情况下,航海职业成为孤芳。

随着上海港口外移到外高桥、洋山港,黄浦江中的大船稀少了。黄浦江的滨江大道上停满了游艇,但这是“贵族”们的财产,普通市民绝没有可能乘坐,即便上船参观也不可能。

而中国沿海城市的港口,基本都是拒绝民众进入港口,参观现代化的码头,更不要说航运企业以国际、国内的保安规则为理由将民众、年轻人拒船舶舷梯口之外。

没有实体的感觉体验,中国航海文化最有形的本质船舶,在民众心里淡化了。中国航企在强力推进海员市场化之后,原本凝聚力最强的海员队伍,渐渐涣散了。朋友们或许不同意这个观点,但要说明国字头的海员是中国海员市场的风向标和灯塔!就像中国在发展民营企业中,一定要有国企来主导。

在沿海城市除了对航海有激情,有情怀的年轻人外,根本找不出一个愿意参与航海职业的。值得庆幸的是,浙江省的舟山地区还是保持对海员职业兴趣的地方,还有一群年轻人热爱航海职业。目前,大部分航运企业的海员来源都是深入内地大草原和高山峻岭中。而这些根本没有海洋概念的年轻人因为缺少航海文化的底蕴,很少“大器晚成”的。

因为他们希望融入大城市的道路基本是阻断的,现在根本没有将海员列为人才,即便是当了船长、轮机长的高级航海人才,在大城市中没有容身之地。

中国社会长期忽视航海文化、航海科普以及航运对现代世界的经济发展重要性的宣传,将持续负面影响沿海城市年轻人参加海员职业的兴趣。

有一个现象,大多数年轻人逃离海员职业,却对航运企业、物流业情有独钟,包括曾经是海员的人员,从海员职业转业了,但他们多数在民营企业、物流业中找到生存空间。代表国家的航运企业就像体制一样,海员想进入体制是非常困难的,或许大家都明白个中原因,但我认为这是农耕文化的闭关自守的根本原因。没有海员从事商船运输,物流能够流得起来吗?航运没有海员还能让满载货物的船舶航行世界大洋,从事海洋贸易吗?物流业从业人员也没事干了。

海运即国运

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为了发展海洋经济,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在即将到来的6.25世界海员日、7.11中国航海日来临之际,我们是否应该值得思考农耕文化真的不能和航海文化“婚配”吗?

希望中国社会不要采取人为“生殖隔离”了,开放港口、开放船舶供民众参观、了解,将中国农耕文化和航海文化的正能量基因“通婚”,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航海文化。

至少让民众能够上船看看现代化的船舶是怎样的。

中国海员是航运业的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作者简介胡月祥,网名衣羊船长高级船长职称,从事海员职业35年,船长资历25年。驾驶巨轮与天斗,与洋斗,与海盗斗,航遍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和世界主要大港。因为经历过,所以出版了《海盗在前家在后》和《跟着衣羊船长去航海》等书籍和网络文学。2015年12月从船长岗位退休。至今,作为志愿者活跃在航海博物馆、社区和学校宣传航海文化和航海科普。

声明:胡月祥发表的文字不代表任何组织、单位,仅代表个人观点并拥有版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