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奥食卡恺贤厨道”关注并置顶
跟我一起炼匠心,关注上图二维码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修得匠人精神,将使餐饮人无往不胜!
五星级酒店大厨摆地摊,听起来有点“落魄”,但是有人却凭着自己酒店大厨的优势摆出一个“寿司地摊连锁!”
2008年,背井离乡的董玉友,辞去了朋友介绍的五星级酒店寿司台的工作,决心自己当老板!
那一年,金融危机像一把钝刀,一寸一寸割着餐饮人的肉,餐企或死亡或“内伤”,一片嘈杂中,董玉友的地摊开业了!在一个报刊亭,董玉友以每月3000元的价钱租了门口大约1平米的地方卖寿司。
“五星级酒店的品质,卖地摊的价格”,这成了董玉友的优势!一天能卖到1500元。“生意是真的挺火爆的,每天排队的顾客都要把报刊亭围起来了”。
1、安装玻璃保持干净卫生,打破人们对路边摊脏乱差的刻板印象。
2、设计品牌名和标语,在一众的烤冷面、鸡蛋灌饼中,“N多寿司”脱颖而出,并且董玉友设计的宣传语“‘N多寿司’,爱我就要了解我”,传播率也很强!
3、统一服饰,小摊位也要有高级感,传承了在星级酒店的规矩,他的摊位也设计了统一的白衬衫、帽子和口罩,十分规范,给人安全感和高级感。
人物档案 N多寿司创始人 来自安徽农村 仅初中文凭 从没去过日本 几乎身无分文的从摆地摊到开起小门店 再到开连锁加盟店 从一贫如洗的穷小子变成了千万富翁
从一贫如洗的穷小子变成了千万富翁;从地摊摆出了“寿司王国”。他的寿司究竟有怎样的魔力?这10年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学徒累到哭,他怎样悟出生财的“道”?
出生在安徽阜阳山村的董玉友,因为家境的原因,初中毕业后的选择和很多同乡一样——外出打工。一位在无锡日本料理店工作的老乡,把董玉友带进了寿司这一行。当时从没有出过远门的董玉友怀揣着美好的憧憬,对外面世界既是期盼又是忐忑,在老乡的邀约下,迫切想改变命运的他很快就决定离开了在村里穷的垫底的家。
“那时候刚从村里出来,什么都不懂,连出去买包泡面都不会。”董玉友说,“最初是在后厨做学徒,天天被师傅打骂,被厨师长训斥,觉得好委屈,每天下班,都会跑去小河边哭一场。”也是在那段时间,董玉友结识了老乡和同事牛玉雷,同样生活背景、同样心存梦想的两个年轻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牛玉雷回忆说,“那段时间,董玉友几乎每天下班后都去河边哭,我一边劝他,自己也一边哭,哭累了我们再回去睡觉”。
“工作第一个月,董玉友拿到了500元工资,连同之前家人给的700元,花了200,还剩500,总计1000元,就都寄回去了家里。家里从没见过这么多钱,乐坏了。”
后厨做了两个月,因为比较干净、努力,董玉友被选到新开的寿司台当学徒。 原本要两年才能出师的寿司台师傅,董玉友用了一年半就出师了。有一天,之前的厨师长来找他,想让他去一家新开的餐厅负责寿司台。
董玉友觉得应该听师傅安排,就没有当面答应厨师长的要求。结果,在厨师长心里种下了间隙。随后的一年多,董玉友干着寿司台大厨的活,却一直拿着学徒的工资。
最后,带他做寿司的师傅看不下去了,推荐他去了一家五星级的酒店做寿司师傅。
在五星级酒店面试的时候,酒店的老板看到董玉友瘦小的身板和稚嫩的面孔,并不能放心就把寿司台师傅的位置交给他。
面对机会,董玉友对酒店老板拍胸脯保证,“给我7天时间,做不好我一分不要。”
在酒店寿司台,面对一群客人的董玉友披挂上阵了。
“也是运气好,第一天上班,恰好酒店来了一群日本游客。”
酒店寿司台的操作有点像铁板烧,操作师傅多少是有表演性的。一条鱼,从活鱼捞出,到切出棱角分明的生鱼片,只要40秒,整个过程要求干净利落,期间各种甩刀、用刀手法必须漂亮娴熟。
董玉友多年的基本功,让在座的日本游客赞不绝口。在切好鱼片后,董玉友亲自端着盘子走到日本游客跟前,用日语与他们进行交流。
“那天和日本客人聊了有十多分钟,期间,酒店的老板和经理都在一旁看呆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我一个做寿司的师傅,日语居然这么好。也是那天起,他们才对我放心了,才把酒店寿司台的重任交给我了。”
“和日本客人的日语交流,是我平时课余时候自学的,也是运气好,那天居然都用到了。”
不满足现状,自己创业摆地摊,两次被迫撤摊
每天站在无锡这家最高档的酒店的大落地窗前,俯瞰全城,董玉友的心是不服气的。
“这么多的高楼,连个卫生间都不是我的。”董玉友说,“每天下班,我都要在日记本里骂自己,董玉友,你太无能了,太没能耐了,太懦弱了……”
在五星级酒店工作期间,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董玉友都要跑去酒店旁边的新华书店读书。
“那时候,成功学的书对我影响挺大。”
“当年,我一个月4000多,但我觉得想赚的更多,只有自己做。”董玉友说,“起先,我没有辞职,找了个人合作,卖疯狂土豆片。”
“土豆片的生意很好,但后来一起合伙的朋友要自己做,就没继续做下去。”
2008年,董玉友辞去了五星级酒店的工作,开始专业摆地摊,自己当自己的老板了。这次,他做自己最拿手的寿司。
一辆二手的三轮车,承载了他彼时柔弱的寿司梦想,也承载了他想象不到的风吹日晒、冷暖人情。
回忆起那辆三轮车,董玉友至今还能清晰地描绘出样子,“车上特意定制了不锈钢的的台子,做了一个玻璃展柜,所有的材料摆在里面,让人感觉到卫生可靠;还有外送服务配上我们自己设计的宣传页。第二个突破就是标准——从自身着装到产品我都按照标准料理店的来设计。”
虽然简陋,但董玉友在起步开始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打丝毫的折扣,用他的话说,不能给自己的梦想打折——
为了能买到既新鲜又便宜的食材,董玉友每天半夜蹬着三轮车奔赴蔬菜批发市场;往返两三个小时,赶回简陋的出租屋,趁着新鲜马不停蹄地择选、清洗、加工……一切食材准备就绪,天已透亮,最多眯上一个钟头又得蹬车赶赴崇安寺摆摊。每天收摊后,略作休整,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奔忙,“摆摊那段时间,每天顶多能睡三、四个钟头。”董玉友说,“唯一的消遣、也是最快乐的时候就是数钱。”
因为出众的手艺、独特的味道,再加上干净卫生,董玉友的寿司摊很快在遍地小吃的崇安寺附近创出了名号,很多人为了吃上他的寿司不惜排长队甚至远道慕名而来。
董玉友还记得寿司地摊第一天开业,开始生意一般,中午时候生意渐渐好了。每天的营业额也从300元,慢慢的到了900元,再到1500元。
董玉友看生意不错,就叫了几个亲戚也一起来摆地摊,卖寿司。这就是我最初的“寿司地摊连锁。”
在一个报刊亭,董玉友以每月3000元的价钱租了门口大约1平米的地方卖寿司。 “起初第一个月生意冷清,但第二个月开始,生意忽然就变得很火爆。”董玉友说,“每天排队的顾客都要把报刊亭围起来了。” “第二月交房租时候,我主动多给了房东1500元的房租;第三个月又多给了1500元。”
“生意正好的时候,房东的儿子看上了我的生意,他不给我租了,要自己做。”
“离搬离还有十几天,我每天都含着泪在摊位上给人们做寿司,想想这个摊就没办法继续做下去了,就难过想哭。”
“最后一天,我含着泪收了摊,一个人在屋里流泪。忽然,接到个电话,是一个老顾客,他说有个地方正在招小摊位。”
第二天,我就直接去新的地方开摊了,这个新的地方,位置很好,生意也很好,“开摊第一天,人就黑压压的在排队。”
然而好景不长,就当董玉友的寿司摊名气越来越响的时候,麻烦却突如其来—— “那时候我的摊子天天围满了人排队,最多的一个月我赚了12万。”而与他的寿司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附近其他的寿司摊位门可罗雀。于是接连几天,董玉友出摊的时候要么被人砸车、要么被泼上污秽、受到威胁……“当时摆摊除了和城管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还要忍受着本地人嫉妒和报复”,董玉友说,那段创业的经历如同游戏闯关一般,遇到了各种关卡,原本设想的“草根逆袭”已露出了好苗头,没想到仍是一场“没有逆袭的非华丽转身”。 刚摆了半年的寿司摊,摆不下去了…… 创业卖出的第一步,不得不停在半途……
董玉友回忆说,“我很清楚我想要什么,虽我是草根,要改变命运,只能逆袭。”
凑钱开起小店,又遇幸福的大烦恼
按照董玉友的设想,摆摊攒够了钱,就要开自己的寿司店。但因为意料之外的麻烦,他开店的计划不得不提前。
2009年,董玉友觉得生意要发展,靠摆地摊是不行的,他决定租一处店面。这个决定遭到了一起摆摊的亲戚的反对,他们都认为租店面成本太高,不如摆地摊方便灵活,成本还小。
最终,董玉友还是以每年6万元的价钱,租了6平米大小的一个店面。
董玉友依然记得租下第一间门店时的情形。而实际上,“N多寿司”的第一家店铺不过是一处仅有6平米、在楼梯拐角处的小地方。就是这6平米的店铺,一年的租金却需要6万元,对于当时只有3万元的董玉友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摆摊赚的钱绝大部分都给了家里还债,仅有的那三万是东拼西凑凑出来的。看着一大堆零钱,房东阿姨都哭了,觉得我很不容易。”就因为这样,在谈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后,房东终于同意让他先支付一半的房租。
就这样,董玉友的第一家N多寿司店开张了。凭借摆摊时积累起来的良好口碑和大批忠实客户,位置偏僻的小店每天照样顾客盈门,打着滚往上蹭蹭直翻的营业额,让董玉友做梦都会笑醒。没过多久,他的“N多寿司”开了第二家直营店;很快,第三家、第四家店也相继开张,每一家都生意火爆。
然而,眼看着事业蒸蒸日上的董玉友此时却高兴不起来了。
“为了保证N多寿司的品质,每一家店我和牛玉雷都安排好时间亲自去做寿司,就怕别人做的味道不对,砸了牌子。”董玉友说。但当4家店同时经营又都非常火爆,任二人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啊。在很多人看来,这4家店足够董玉友过上小康生活了,还有什么烦恼和不满足的?可董玉友偏偏不满足,在他看来,要想实现他“让寿司回归中国”的宏大梦想,4家店的规模远远不够。
要想扩大规模,资金——现在董玉友不愁;技术——他和牛玉雷都没有问题;唯一的难题就是:怎么能让两人的技术标准实现更大规模的量产。 怎么办?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不但帮他解决了这个难题,更让董玉友在自己的创富蓝图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升级扩张,小门店联起大梦想
马春涛,与牛玉雷一样都是N多寿司的合伙人,两人堪称董玉友的左膀右臂。当董玉友和牛玉雷在无锡为如何扩大规模发愁的时候,远在青岛开拓市场的马春涛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向董玉友建议,一两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能不能用特许加盟的方式解决直营模式的瓶颈呢?
一语点醒梦中人,董玉友茅塞顿开——不是他的创业梦想遇到了问题,而是实现梦想的方法必须要升级。“我一下子意识到,‘让寿司回归中国’不是我一个人的梦想,而是许许多多中国人的梦想。我要做的是与更多有这样梦想的人一起去实现它。”董玉友说,“所以,我给这个梦想又添上了一句话:让寿司回归中国,让更多人成功创业。这样才完整,前者是目标,后者是途径。我个人的‘寿司梦’,说到底是无数人创业梦的一部分。N多寿司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升级、成为带动更多人实现创业梦的平台和载体”。
想通了这关键的一环,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水到渠成,N多寿司业仿佛打通了阻碍飞速发展扩张的“任督二脉”:从形象到管理的全面升级,N多连锁加盟的标准化体系迅速建立起来。原料统一采购、产品统一标准加工、统一配送、统一安全监测和信息管理——保证了N多全国的加盟店统一的品质;产品的标准化、操作的规范化、管理的流程设置、与O2O等互联网思维新商业模式的跟进捆绑……一系列规范性、前瞻性的企业管理和模式升级,让“N多寿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现在,董玉友和他的伙伴们构划着再用10~20年的时间,把N多寿司所代表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深入发展,“寿司起源于中国,却被日本人做大了。现在我们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做N多的寿司文化、企业文化,就是想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贡献力量。”董玉友认为,未来的商业都与生活方式有关,“我们希望这一代年轻人可以吃着N多寿司长大,吃着咱们中国人创造的寿司长大。而不是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洋快餐。同时,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餐饮文化一直研究下去、传播下去,这是N多寿司‘让寿司回归中国’的终极目标。”
素材来源 |职业餐饮网 品牌杂志
合作交流/ 13380341721 部分文字图片选自网络,侵删请联系13380341721 加入中国餐饮名人圈,请识码注册名片即可 奥食卡恺贤厨道
每天都有厨艺干货更新 19万+厨师都在看 你还不来关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