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圣诞、元旦期间,雪乡的房价,几乎清一色在3000-4000元/晚。不得不好奇,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明显察觉到了今年各行各业的消费降级,3000-4000元/晚的酒店,到底是什么样的游客会去住?平心而论,雪乡的雪格外绵密,积雪覆在一排排蘑菇屋上悬而未落,流光溢彩的灯色洒下来,梦里的圣诞雪屋便兀立眼前。如恰逢落雪,独自漫步于雪花飘絮的林场栈道,意境唯美沉寂,丝毫不显大雪之妖娆。作为看雪的地方,雪乡的景色,有其独到之处。但是,为了看雪,欣赏蘑菇屋,花费120元的门票进入雪乡景区赏雪,就可以说已是足够。黑龙江到处都是雪景,如果仅仅为了欣赏雪乡“不一样的雪景”在里面住一晚,还要负担一笔3000元的住宿费用,真的值得吗?三四千元的开销,抵得上许多刚出社会工作的年轻人一个月的工资。哪位国人敢想象,一个祖国的年轻小伙,辛辛苦苦朝九晚六干一个月活,发了4000块工资,结果来到自己国家的一个旅游景区,住一晚就没了。如此高昂的住宿费用,实在是令人胆战心惊。这不仅是国内旅游行业的悲哀,更是国人的悲哀。所以我不得不好奇,雪乡那些酒店清一色的标价3000-4000元/晚,到底是在服务什么样的游客群体。按理说,在如今人们明显感到钱袋空瘪的情况下,各大消费品应该更注重用户的性价比体验,多少将价格降下来。可是,刚刚重新开业不久的雪乡,却反其道而行。各个商户将房价涨得这么高,其间又是怎样的市场经济起了调节作用?旅游业淡季亏损,旺季盈利,合理的涨价范围,想必大家都能接受。我以前在酒店工作时,一般到了春节、元旦等节假日时,酒店客房的价格会涨一些,比如卖238元的房间,可能会涨到698元,涨幅大概在200%-300%。由于逢年过节,尽管涨价了,酒店的入住率基本也不会比平时低。雪乡不一样,平日里的房间400-800元一晚,到了节假日便涨到3000-4000元/晚,其涨幅在400%-1000%之间,远超普通酒店的溢价水平。我一直不明白,为何某些旅游景区的酒店价格,旺季涨幅能达到5-10倍之多,直到有一天,从一位旅游业工作人员口中,我得知了某些酒店大幅涨价背后的“神操作”。同一旅游景区内:A酒店3星级,平日300元/晚;B酒店5星级,平日1000元/晚。到了元旦节,B酒店卖2000元/晚,而A酒店则采取“压房”操作,提前把房间都下架,暂时不卖房。由于旺季时旅游客量大,等到B酒店以2000元/晚的价格,将房间都卖完之后,A酒店再将房间上架,原本300元的客房,可卖到2000元以上,比B酒店的价格更高。许多“优质客户”,订酒店以价格看质量,当订不到类似B酒店这样的5星级房间了,看到A、B两家酒店价格相同,便预定了A酒店的房间。在这场“压房赌注”的过程中,尽管A酒店的投入资金、房间配套等硬件设施,远不及B酒店,但却收获到了不低于B酒店的巨额利润。“一些酒店,就喜欢做这样的‘赌注’”,该旅游从业者告诉我,“他们就是故意‘压房’,赌游客量。如果游客量多,他们就大赚;即使游客不多,他们哪怕只卖出去几间房,其利润也与平日里的满房相差不大。他们宁愿空房,做几笔大订单,也不愿低价卖房。”这就好比,假如城里有一位游客得了心脏病,但旺季用车紧张,全市就剩下一辆车可以调配。市场价调车2000元,由于该汽车提供的服务暂时属于特别稀缺的资源,汽车主理论上可以和乘客自由议价,涨到4000-5000元。但,如果汽车开价2-3万,怎么办?从市场行为而言,这属于明码标价,并非强买强卖,心脏病客人完全可以不选。这过程,汽车主就是在做一个赌注:赌赢了,自己赚2万;赌输了,大不了连这2000块也挣不到了。结果是,其99%的概率都是赌赢。因为该心脏病客人,没有不选的可能。如同游客在雪乡住宿,没有不选的可能,否则就只能露宿零下30℃雪地。说到这里,我和该旅游工作者有着一样的感慨和理念,那就是:旅游行业不能只为少部分的有钱人服务,而不管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消费水平,不能一昧只看重既得利益,不能昧着良心钻市场经济的空子,更不能忽略其作为服务提供者所为游客带来的性价比体验。黑龙江这片大小兴安岭下的东北平原,刨出雪乡这一全国知名旅游景点,真的很不容易。希望各位旅游从业商家,将目光放长远一些,做可持续性旅游发展,共建市场良序。如果赚了钱却亏了口碑,一次次在游客的伤口上撒盐,让游客内心的温度比雪乡还冷,这对雪乡的长期发展来说,实在弊大于利。扪心自问,城市里两三百元配套设施的房间,到了雪乡就被卖到4000元/晚,就算是明码标价,其定价真的合理吗? |